一盞燈,一個時代

蘭膏明燭,華鐙錯些

一盞燈,一個時代

“蘭膏明燭,華鐙錯些”,戰國時已出現“鐙”這個名稱了。

古人把“鐙”稱燈,應是字義的假借。豆,是商周時期的一種飪食器,用以盛放醃菜、肉醬等的器皿,也是古代的禮器,多用青銅、陶瓦所制。而陶豆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燈具。

小時候的油燈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尋來一個黑色墨水瓶,摸出一枚銅錢,銅錢的方孔正好可以插一節鐵皮筒,再用棉花擰一條棉捻子從鐵皮捲成的鐵筒裡穿出去,一盞小油燈就這麼誕生了。從窗口射出的燈光就成了黑夜裡探望外界的眼睛。鄉村的冬夜寂靜而漫長,遲遲不肯與冷被窩為伍的我,便坐在煤油燈下的火籠邊,看媽媽做針線,聽奶奶講故事,看爺爺抽旱菸。俗話說,清晨捨不得熱被窩,晚上舍不得熱火坑。夜漸漸深了,小桌前,一燈如豆,暈黃的燈光,把奶奶的故事映得撲朔迷離,如夢似幻。燈火好似也貶著好奇的眼睛看著我和奶奶。小孩子最怕焐棉被。我總是等奶奶把棉被焐溫暖才肯去睡,然後在暈黃的燈光裡進入夢鄉。

讀書時的鎢絲白熾燈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白熾燈的到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無數黑夜的黑夜被點亮。白熾燈的光線是屬於黃色的,在感受光亮的時候,心房也被暖暖的熱意包圍。

近代的日光燈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日光燈的燈光顏色主要為白色,色調漸冷,如今的學校,醫院,辦公樓中一排排日光燈整齊的羅列著,按下牆上冰冷的開關,這些日光燈就會迅速亮起。

而如今,華燈初上,萬家燈火

一盞燈,一個時代

夜晚的都市總是那樣的繁華,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絢爛奪目,各式各樣的標牌被電子屏點亮,通明的路燈下是行色匆匆的人們。高頻率的LED燈閃得人眼花繚亂。

在這些住著幾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彷彿黑夜才是一天的開始。

夜晚通明的街道,兩邊的燒烤攤,小吃城,火鍋店,還有有說有笑的行人。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而我,抬頭望向那些望不到頂的高樓,眼裡滿是閃爍的燈光,卻迷失樂,這萬家燈火,哪一盞,才是為我而亮。

我想,我一直懷念著,小時候爺爺奶奶親手點亮的那盞溫暖的油燈。

一盞燈,一個時代

一盞燈,一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