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之前有好多人私信璐璐,說日本和德國這兩個的國家,無論是工業發展水平還是高科技領域都差不多,為什麼日本能長期做經濟二把手而德國不行,德國和日本究竟差在哪方面?這兩個國家在二戰後從一個爛攤子到經濟迅速崛起到底經歷了什麼,今天虎哥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兩個曾經窮兵黷武國家,在戰後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工業體系都受到了盟軍的很大打擊,以德國柏林來說,在戰爭中幾乎就被空襲給炸成了一篇廢墟,等蘇聯紅軍開進柏林的時候,又進行了第二次破壞,導致德國都出現了人口危機,更要命的是德國還被一分為二了。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咱們再來看看日本這邊,雖說能比德國強那麼一點點,至少國家沒被劈兩半,但是在戰爭中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城市也都遭到了打擊,尤其是兩顆原子彈摧毀了日本的工業中心。但是這兩個國家在戰後沒有多久就再一次復興,有幾點是相通的。首先在戰前兩國就已經構建了強大的工業基礎,雖然戰爭破壞了有形的工廠、銀行,但卻無法摧毀無形的工業結構體系和技能儲備,只要恢復生產力,就有東山再起的資本,一樣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次德、日在戰前就極其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科技水平相對比較發達,雖然德國被搶走了一些高端的科學人才,但是大量基層和中層的技術骨幹都還在,之前搭建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體系也都在,然後開放生育,二十年後,又是一批批欣欣向榮的技術工人投入國家經濟建設。最後一點最為重要,就是冷戰的爆發給這兩國帶來了空前的歷史機遇,恰好這兩國都身處美蘇對抗的最前沿,都依靠了美國強大的資本和市場的帶動,才最終實現了經濟騰飛。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德國的復興,這就與美國在歐洲實施的“馬歇爾計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二戰結束時不管是英國、法國,還是德國、波蘭、蘇聯,歐洲各國都因為戰爭而變成了一片廢墟。經濟衰退、飢餓席捲了當時的整個歐洲,英法德等國國內都開始大量出現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法國共產黨甚至一度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在美國人看來,歐洲國家全部變成社會主義國家,很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提出了“馬歇爾計劃”,意在通過美國的經濟援助,讓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渡過難關。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另一方面美國由於資本產能大量過剩,因此必須要為本國產能尋找市場,度過經濟危機。擴大在歐洲的勢力範圍。所以就必須要加快盟友國家經濟重建的步伐。由於聯邦德國剛好處於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交鋒的“橋頭堡”,不管是美國自身經濟需要,還是為了抵抗社會主義思想的侵蝕,美國都必須要把聯邦德國的經濟儘快恢復,以免被蘇聯和平演變。再加上自己本來工業基礎就好,德國就引來了這麼一個歷史發展的機遇期。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日本要比德國慘一點,二戰結束之後頭幾年,美國援助給日本的主要都是一些必須的生活物資,只能讓日本維持著“餓不死”的局面,但是這種局面也隨著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爆發而迅速改變。尤其是在三年的朝鮮戰爭中,美國為了戰爭補給的需要,將大量軍需物資的訂單交給了日本生產,迅速救活了日本經濟,讓日本國內的工業生產迅速恢復。越戰也是一樣,從1959年開始到1975年期間,日本就成為了美軍的後勤基地,生產了大量的軍用物資,狠狠地發了一筆戰爭財。此時已經基本上融入美國經濟體系的日本如魚得水,很快的就恢復了經濟發展,並在70年代末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體經濟直追第一的美國。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美國在戰後如此支持日本,其實與其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目的類似,那就是美國必須要在亞洲地區擁有一片穩固的經濟、政治、軍事落腳點。通過這裡來進一步震懾、控制亞洲,威懾蘇聯,而日本則是美國在亞洲實施這一計劃最合適的國家。之所以說日本能長期做經濟二把手而德國不行,更多的是人口上的因素,日本有1.268億人,德國只有0.827億,世界人口排名上,德國根本擠不進去。因此日本GDP比德國高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咱們一人均馬上就能看出來差距,2017年德國人均GDP是44470美元,而日本是38428美元。德國整體的人民生活水平,從來都比日本高,現在的經濟實力也遠遠超日本。

日本GDP一直領先德國 日本真比德國強嗎?答案是否定的

2017年德國經常項貿易順差是接近3000億美元,僅次於我國,是響噹噹的世界工廠,很多產品德國人真正做到了技術上的世界第一,和人家這兩位相比我們作為後起之秀,能有今天的成就實為不易,在獨立自主的路上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