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不可圈

又是“號外”!上週(1月18日),山東濟南發生一起“自殺滅門案”,“兇手”是一家之主,他先把家人“召集”到一起全部殺害,而後跳樓自殺。

據說,作案前,“兇手”曾頻頻瀏覽抑鬱症相關的網頁,辦公桌內有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還有他記錄悲觀厭世情緒的文字;“兇手”是個收入不高,倆孩子的父親,平時看上去普普通通,甚至有點老實巴交,怎麼看都不像個殺人的“狂魔”。在人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上,他竟做出了令人驚駭的瘋狂選擇,讓一向冷漠的朋友圈突然變得親密起來,可圈可點的互動突然間異常頻繁。

這消息在朋友圈炸了鍋,想必“兇手”早有所料。我們姑且不說這到底是“個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有個字眼必須引起大家注意:抑鬱。

朋友圈 不可圈

我的耳畔至今還有一個聲音:救救孩子!

我之愚見,抑鬱的“病源”在於脆弱而又敏感的內心,而“環境”則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或者說,“病根”在於冷漠的人性。“療法”當然要極盡“溫暖”之能,藥物則會適得其反。抑鬱雖是一種心理和醫學上常見的症狀,但它的“根兒”在於人類社會;這是一種“社會病”,因為大家都是“社會人”。

因此,抑鬱並非可用藥物治療的病症,它需要冷漠的人類重新找回做人的熱情,而這份熱情之中,其實還隱藏著做人的樂趣、激情和責任。看上去“身不由己”,實則很多患者並非被抑鬱打敗,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在患者跟抑鬱“搏鬥”的過程中,同類助抑鬱一臂之力,患者最終“哀莫大於心死”,自然也就一敗塗地了。

或許,早已習慣發朋友圈的我們,不大確定“髮圈”到底有什麼意義,要曬什麼,要秀什麼,要表明什麼,要隱藏什麼,已然說不清楚。但髮圈子又很挑戰我們的“底線”,到底要不要暴露“隱私”,同樣是個讓人鬧心的問題。而朋友圈的氛圍,早已充斥著不屑和冷漠,一個虛擬的圈子早已變成“冷暴力圈”,跟你互動的好友越來越少,看你不爽的噴子越來越多,無論你炫富還是哭窮,基本上都沒人在乎;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既要炫又要藏的現實生活,沒時間關注自以為是的你。面對“此情此景”,你還能忍住沒有自殺,而且還在繼續髮圈子,我表示由衷的敬佩!

朋友圈 不可圈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我們很早就看過類似“狂聞”,逝者已矣,然而生者卻並不過多“反思”,更多關注的是“兇手”非人類的“瘋狂”。在貪生者看來,好死不如賴活;在厭世者眼裡,早晚都是死,早死晚死沒什麼兩樣。現實是,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活得很累,很有賺錢的慾望,而有錢人思前想後也就那些,自己好像永遠成不了有錢人;當下生活成本奇高,幾乎跟“活著”相關的一切,無不需要金錢的“打理”。

過去能用小米粥養活好多個孩子,現在用奶粉竟很難養活得起一個二胎,生了孩子的又怕孩子吃母乳把自己妙曼的身材“吃”變形,所以放開生育也沒人想生。早已長大的孩子剛剛放了寒暑假,卻又要跨進培訓班的門檻,孩子自己不大情願,大人跟著要為高昂費用愁眉苦臉。當然,這些問題在有錢人眼裡根本就不是問題——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但一家難知一家事,有錢沒錢都有苦惱;若有雷同,純屬巧合。就在如斯問題面前,磚家還在呼籲,我們各個行業的消費尚未達到發達水準,所以繼續漲價才符合國際潮流。一個農業大國突然變成工業大國,但下苦人總是窮得屁都夾不住,那些指手畫腳只會放屁的卻一夜之間富得流油,你讓那些“滅門兇手”如何理解?難道沒有抑鬱的都是最底層的勞動者麼?面對現實,“佛系”其實也很抑鬱。

朋友圈 不可圈

勞資也很惆悵吶!

現實問題遠不止這些,一個屋簷下生活的“夥伴”,嫌你沒本事賺大錢,活得沒個人樣,連一家老小都養不好;親友之間的攀比和揶揄更是要命,誰誰誰有幾套房,某某某又換了車,在什麼地方還入了股,真給死了的祖先長臉,還給活著的長輩臉上增光,好像人家天天數錢,數得手都抽了筋,只是那張破嘴還沒抽抽。攀比和揶揄本是親友間互相進步的動力,但其中潛藏的“反動力”確是“各顧各”,你的事兒我幫不上,我的事兒也不要你摻和,假以時日,“反動力”變成“冷暴力”。

說來也真奇怪,人類好像是最會嫌棄別人而最不善於自省的物種,嫌棄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明知自己的屁股還沒擦乾淨,偏要急著先把別人的鼻涕哈喇子說一通。既然秉承“各顧各”的活人宗旨,那為什麼在這方面又要“橫叉一槓子”?

朋友圈“冷暴力”的不斷波及,磚家又站出來為我們的未來指明方向:教育要改革,費用先上漲;經濟要騰飛,房價先飆漲;人口要改革,生育要計劃;農業要改革,工業先救國;戶口要改革,城鄉有區別;人人要平等,地廣而人多,實現起來困難也多,等等問題,幾乎都要靠政治辦法解決,而無論是市場還是經濟,其實都是無形的指揮棒,根本沒法跟磚家的想法“不謀而合”。

貧富不均的問題怎麼解決?古今中外,歷來沒有“十全十美”的辦法。《大人先生傳》裡說,“夫無貴則賤者不怨,無富則貧者不爭,各足於身而無所求也。恩澤無所歸,則死敗無所仇。奇聲不作,則耳不易聽;淫色不顯,則目不改視。耳目不相易改,則無以亂其神矣”——如此境界,凡人不可及;然而,富者愈發不仁而愈富,貧者愈發良善而愈貧,這確是不爭的事實。人類只有為自己的生存想轍,怨天怨地怨政府,最終都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再好的政策,沒法左右複雜的人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原本能壓制住的房價,一旦允許被炒上去,想再“吵”下來斷不會那麼容易;所有“漲價”看似關乎“民族夢”,實則是為富不仁者別有用心,因為貪婪是人性中最糟糕的一個“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類永遠不能“獨活”;人類彼此其實都是“利益相關者”。

朋友圈 不可圈

明知“為富不仁”,非要“嫌貧愛富”。

朋友圈裡感慨現實社會、無奈生活和怨天尤人者居多,“我想靜靜”的也不少,而抱怨最容易,評價他人也最“省事”,可對自身的改變其實毫無意義,“朋友”因此也會越來越少;抱怨越多,指責越多,自身的嘴臉也會悄然發生改變,冷不丁照照鏡子,或許連自己都能嚇個半死。

冷漠導致抑鬱,而抑鬱最終導致“親者痛而仇者快”;人人皆知,人早晚要死,但“質”的區別就在於靈魂的善惡。冷漠的人類,原本都是茅坑裡的石頭,早晚都會成為“化石”,為何在活著的時候都要恁地自欺欺人?因為我們原本不太善良的靈魂,除了不信靈魂的善惡,甚至還懷疑靈魂的存在與否,焉能不冷漠?焉能不抑鬱?

“朋友圈”,不可圈;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看這個“冷暴力”不斷蔓延的圈子,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變不成“有錢人”,是因為指責別人時理直氣壯,而輪到自己時又愛莫能助;無論多慘或多好的事情,只要沒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永遠體會不到做人之慘或之美。

假如“朋友圈”不冷漠,“朋友”不彼此嫌棄,也不互相傷害,多餘的精力放在別處,想成為“富人”倒也不難;“貧富”的概念,不止財富的多寡,更多還在於靈魂的善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