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竟來自新加坡,亞馬遜商城假貨氾濫!

1月31日,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股價收漲近3%,重回美股市值第一公司的寶座。可是,在財報後公佈後的第二個交易日(2月1日),亞馬遜股價大跌近5%。

在隨後的2018年年報中,亞馬遜提到了另一大風險:假貨。這是亞馬遜首次在例行報表中提到假貨問題。

有人買到假的“加拿大鵝”

今年1月,美國《大西洋月刊》的一位作者寫了一篇文章,講訴了自己如何在亞馬遜上花925美元買了一件假的“加拿大鵝”:

“當我點擊確認下單後,收到一封郵件:我的加拿大鵝正從新加坡發貨,將途經中國香港。難道加拿大鵝不是在加拿大生產的?後來我才發現,這個商家的名字不是加拿大鵝,而是一個名叫Greg Adamserft的店家。當時,這個網店只有三條評論,都是五星。幾周之後,全都是一星差評。”

買到的假“加拿大鵝”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加拿大鵝正品Logo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目前,已經有多位消費者投訴說,這家網店賣的加拿大鵝是假貨。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財報中首次提到假貨

在2018年財報的“風險因素”一欄中,亞馬遜提到:公司可能會為商家的欺詐等違法行為負責。“我們無法阻止平臺上的商家銷售非法、假冒、盜版、或盜竊的商品。這些行為既違反法律,也不符合道德準則,侵犯了他人的權利,也違反了亞馬遜的規定。”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在亞馬遜平臺上,時常有消費者投訴買到假貨,但在此之前,假冒、盜版等詞語從未出現在亞馬遜的財報中。為何如今亞馬遜專賣將此納入風險範疇中?

亞馬遜在年報中說道,根據公司的糾紛索賠機制,當消費者買到假貨,平臺將會賠償。但現在,假貨投訴越來越多,導致公司的賠償成本增加,進而對公司業績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假貨氾濫也損害了公司的形象,導致亞馬遜面臨一些了民事甚至刑事訴訟。

“反假貨”一直是亞馬遜平臺的重要條款。亞馬遜反假貨規定:若商家出售或提供假冒產品,亞馬遜會立即暫停或終止賣家賬戶,並銷燬該商家在亞馬遜物流中心的假貨,損失由商家承擔。此外,亞馬遜也鼓勵正品產權所有者舉報。

第三方賣家增多,假貨氾濫

亞馬遜將假貨氾濫歸咎於平臺上的第三方賣家越來越多。2018年第四季度,第三方賣家的商品銷量佔比已經超過了全平臺的一半,達到52%。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二季度到2018年三季度,亞馬遜平臺第三方賣家銷量佔比從40%增長到了53%。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但是,亞馬遜並不是沒有從中得到好處。通過為商家提供服務,亞馬遜的佣金、打包和運輸等第三方賣家服務收入年年攀升,2016年為229億美元,到了2018年則增長到了427億美元。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當然,這也是亞馬遜主動轉型的一部分。因為網上商城第三方賣家的銷量增速比自營零售銷量增速更快,而且毛利率更高,亞馬遜不用親自進貨、庫存、銷售,只需給商家提供服務就能賺錢。

結果,登陸亞馬遜的不只有品牌店,還有無數“小商販”,假貨也就從此氾濫開來。

亞馬遜處罰了20多家二手書商

去年12月,亞馬遜就以出售盜版教科書為由,處罰了20多家二手書商,暫停了它們的賬號。更關鍵的是,這次處罰不是因為消費者的投訴,而是亞馬遜的主動調查。這顯示出亞馬遜現在對假冒偽劣商品的態度。

亞馬遜假貨的問題也引起了一些大型零售品牌的注意。美國有一個“服裝和鞋類協會”,該協會代表著1000多個品牌的利益,旨在保護各品牌的名譽、知識產權、以及工人和消費者的利益。

去年10月,美國服裝和鞋類協會建議,美國政府應該將亞馬遜平臺上的一些第三方網站列入“惡名市場”名單。惡名市場即存在大規模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市場。

之前幾年,服裝和鞋類協會都在與亞馬遜進行定期對話,去年5月,協會的一些成員與亞馬遜的相關團隊見了面,討論了亞馬遜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的問題。

雖然“服裝和鞋類協會”在建議書上表示“亞馬遜有能力、也應該成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領導者”。

去年以來,亞馬遜也想了一些新辦法來保護知識產權,透明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通過一種專門設計的條形碼來是驗證產品真假,先行使用的商家可以免費使用六個月,隨後每個條形碼將收費1美分至5美分不等。

打假,對亞馬遜來說,也是一門生意。

“加拿大鹅”竟来自新加坡,亚马逊商城假货泛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