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港擬出資17.7億元,在曹妃甸建設兩大煤炭碼頭

2月28日晚間,秦港股份(03369.HK)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大同煤礦集團及曹妃甸港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書》,擬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曹妃甸港區煤炭碼頭六期、七期項目。

根據公告,未來將在曹妃甸港區投資建設的2座5000萬噸級專業化煤炭碼頭,總設計吞吐量為1億噸/年,工程擬建10個煤炭專業化裝船泊位,六期工程和七期工程分別各建設5萬噸級泊位1個、7萬噸級泊位2個、10萬級泊位2個。

根據《合作協議書》,合資公司的總註冊資本人民幣30億元,其中公司同意認繳人民幣17.7億元的出資額,佔合資公司總註冊資本的59%;大同煤礦集團同意認繳人民幣12億元的出資額,佔合資公司總註冊資本的40%;曹妃甸港集團同意認繳人民幣0.3億元的出資額,佔合資公司總註冊資本的1%。該成立事項後,合資公司將成為公司的附屬公司。

秦皇島港擬出資17.7億元,在曹妃甸建設兩大煤炭碼頭

目前,國投曹妃甸港設計煤炭運輸能力1億噸/年,曹妃甸華能碼頭5000萬噸/年,煤二期5000萬噸/年,曹妃甸華電煤炭碼頭今年擬投產3500萬噸,預留1500萬噸。這也就意味著,目前曹妃甸港煤炭碼頭整體設計吞吐能力為2.5億噸。

2018年,曹妃甸三大煤炭碼頭完成煤炭接卸約1.28億噸。這也就意味著,曹妃甸港還富餘約1.22億噸的產能。但是,2018年秦皇島港完成煤炭接卸量2.03億噸。如果秦皇島港煤炭全部向曹妃甸港轉移,曹妃甸港將由“吃不飽”到“吃不下”的狀態轉變。

而新建的煤炭碼頭六期和煤炭碼頭七期,年設計吞吐能力為1億噸,一方面可以緩解曹妃甸港“吃不下”的困境,另一方面,由於煤二期碼頭也由秦港控股,這樣一來,六、七期煤炭碼頭順利投產後,秦港在曹妃甸的煤炭接卸能力近1.5億噸,則大大紓解了秦港煤炭轉移的影響。

目前來看,曹妃甸當地政府對於煤炭碼頭六、七期的建設給出了正向反饋。

秦皇島港擬出資17.7億元,在曹妃甸建設兩大煤炭碼頭

2月21日,曹妃甸區召開推進煤碼頭六期、七期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會,唐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孫貴石在會議上強調,推進煤碼頭六期、七期項目建設,在擴大對外開放、優化資源配置、建設煤炭大港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他在會上要求煤碼頭六期、七期項目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儘快成立協調調度小組,制定下步工作方案,明確每項時間節點,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前期工作,力爭6月底前具備項目開工建設條件。

秦皇島港擬出資17.7億元,在曹妃甸建設兩大煤炭碼頭

沿海經濟帶是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沿海大省,河北要實現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個重要抓手就是加快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努力打造一流的現代化港口群。

“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全省沿海經濟帶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動港口轉型升級,調整優化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三大港口功能定位,推動形成現代化環渤海港口群。我省作為沿海省份,有著獨特的港口資源,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三大港口已經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門戶,成為物品流通、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但與世界先進港口相比,在港口功能、綜合服務、承載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打造現代化港口群,要求我們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機遇,進一步調整優化港口功能定位,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推動港口轉型升級。

調整優化港口功能定位

調整優化港口功能定位,一是準確把握港口迭代升級規律,順應新一代港口發展趨勢。圍繞支撐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按照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標準,推動我省港口資源整合、協同佈局、集約建設、智慧管理、綠色發展,實現由集疏大港向貿易大港轉變,打造高效協同、智慧高端、綠色環保、疏運通達、港產聯動的現代化環渤海港口群。二是三大港口要合理分工,實現錯位發展。秦皇島港要重點發展集裝箱運輸和郵輪母港,努力建成國際知名旅遊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唐山港要繼續發揮深水大港優勢,順應港口服務鏈條化和國際化發展要求,積極發展海公鐵多式聯運,提高曹妃甸碼頭煤炭接卸中轉能力,努力建成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和麵向東北亞開放的橋頭堡。黃驊港要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借勢打造雄安新區最便捷出海口,加強深水航道升級改造,積極發展國際航運,努力建成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後

必將會打造出國際化現代化的港口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