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萬象,盡在空體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周圍環境荒涼了,身邊的故事荒誕了,我們的人生也同時走向荒唐了,即便這樣,我們仍希望有這樣一個英雄式的人物:他沒有什麼所謂真相,他呈現的就是他自己,他不被社會習俗、文化潮流所塑造,他輕而易舉地就能選擇一種勇敢的生活,並實現它。

我們盼望著出現這樣的人,給我們這樣又不甘又不敢的人一點光亮。

《BIKE和舊電鋼》就是這樣一部要在佈滿灰塵的人生裡撕開一點縫的紀錄片。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導演邵攀拍攝了兩個人,一個叫張宜蘇,一個叫張鵬程,他們都是徐州當地的知名音樂人,一個是各界公認的怪人,另一個是怪人眼中的怪人。


2018年10月,《自行車與舊電鋼》通過大象點映開啟了國內的一輪小規模放映。肉體與精神在這部紀錄片中始終進行著赤裸裸的死磕,不戴一點掩飾與躲藏,兵來將往,互不相讓。而戰場,不在鏡頭裡,而是每天發生在這兩個“只變老不長大”的老男孩的身體上。看完這部紀錄片的國內觀眾,90%的觀眾都成為了片中兩位主角張宜蘇和張鵬程的粉絲。

3月15日20:00,我們將片中兩位主角——張鵬程、張宜蘇 邀請到了空體,大家可以盡情和這兩個妙人聊通宵唱通宵!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張鵬程是個頂可愛的吉普賽式人物

張鵬程是個頂可愛的吉普賽式人物,尤其他年輕那會兒,快樂像汗水一樣從他的舌頭和毛孔裡分泌出來,同車上的小娘們兒也好,監視器後面的大導演也罷,你必須要用充滿乾燥笑聲的厚毛巾才能擦乾淨。

他也一直在與命運抗爭,如同他的歌詞所寫“有的人依靠音樂和命運鬥爭,有的人靠賣饅頭和命運鬥爭,有的人依靠自殺和命運鬥爭,你和我,選擇活著和命運鬥爭。”直到他遇到張宜蘇,才讓這些抗爭發生了變化。

“我就像是幸運的阿里巴巴,張宜蘇為我的生活打開了另一扇門。”張鵬程與張宜蘇的相遇,更堅定了他抗爭的信念,同時也讓他感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自由。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離經叛道,匪夷所思,都只是旁人的定義。他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生活,沒有取捨的痛苦。普通人在意的體面、形象都不在他的思考範圍。文明、規則、價值觀念、家庭以及社會的期許……都已成為了普通人血肉的一部分,拋卻這一切是血肉剝離的過程,很多人像張鵬程,與自身固有的一切抗爭,他們想做自己,不想做別人眼中的誰。

然而血肉交織,抗爭伴隨著撕裂卻難以徹底。那些束縛來自於外界的賦予,也來自於自己的揹負,抗爭最終是與自我的抗爭。

張宜蘇是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張宜蘇研究的路子很野,可能容易被一些“學院派”的人劃歸到“民科”的範圍。他幻想通過自己的研究能將宇宙萬物聯繫起來,並儘量控制在最低的研究成本上。

生活本身步履艱難,對宇宙的遐想解救了張宜蘇。他的所有研究設想都源於他的宇宙觀。這種宇宙觀很難用一種科學、嚴謹的語言表達出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忽悠”。

這些研究計劃被他秘密地記錄在一個研究報告的文檔裡,並署名“地球開心科學小毛娃張宜蘇”。而文檔也只在資助他搗鼓這些“科學研究”的小群中傳閱過。這個群裡的人都是被他“忽悠”的學生。

他最近的研究成果是藍牙midi手套裝置。張宜蘇每天流連於徐州的電子市場中,總能淘到各種好東西。他把從市場上收購的遊戲手柄拆開,取出裡面的midi控制器,經過簡單改造後安在手套上。藍牙手套裝置包括這樣一隻手套、一個二手iphone4s手機,以及一個iOS軟件。而這套裝置前後只需花費不到100塊錢。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張宜蘇把這套裝置用於兒童編程教育,教孩子們做音樂塗鴉。他的設計初衷就是任何人都不需要學習專門的樂器演奏技巧,就可以輕鬆自由地演奏和創作音樂。而未經訓練的孩子最能體現他創作以及生活的初衷。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張宜蘇很喜歡孩子,他喜歡與孩子交流,並用一種孩子的目光來審視自身以及周遭事物,以不同的可能性來思考這個宇宙:

“再一次你有一定的機率已經知道

儘管你發現你既知道又不知道這一切”

——歌曲《宇宙大飆客》



還有太多太多關於這兩個人的故事都未講完,慶幸的是,張鵬程和張宜蘇開始了他們的全國專場音樂現場之路,而且幾乎場場爆滿。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3月15日,空體新聲廠

——《自行車與舊電鋼》張宜蘇、張鵬程

專場音樂會


3月15日

20:00—22:00

空體新媒體實驗室

(南山區虛擬大學園R3-A座1樓)


空體konglab

新聲廠 |《自行車與舊電鋼》音樂專場


Wechat: kongti_003即可參加

空體新聲廠丨《BIKE和舊電鋼》紀錄片中沒說透的「宇宙大飆客」


每一個活著的人,無論低吟還是高歌,都用不同的方式對抗著庸常。

在最樸素的細節中,藏著所有人可以分享的真實,這樣的同在感讓我們緊緊相連,獲得生而為人的勇氣。

這也是張鵬程和張宜蘇帶給我們的勇氣。


空體新媒體實驗室:城市先鋒青年聚集地,為城市發聲,為青年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