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正統的觀點認為,隋朝的滅亡,亡於隋的暴政。不過這只是個概念性的說法,太過籠統。如果細究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些暴政呢?恐怕永遠都繞不開一個話題——關隴集團!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一、關隴集團的誕生和發展

關隴貴族集團源於北魏六鎮,脫胎於西魏時期的八大柱國,經歷了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兩百多年的歷史,到了武則天時期才徹底衰落。這個集團本是北魏時期鮮卑人入中原後,和關隴地區的漢族貴族融合在一起,形成聯姻和政治聯盟,到了西魏時期,早已胡漢不分,他們長期鎮守一方,掌控軍隊,皆為軍人世家。比如:關隴集團的主要創始人宇文泰,自從他的高祖於文陵開始就時代鎮守武川,後來的李虎、獨孤信、趙貴都是出自武川軍人世家,之後成為關隴集團的中堅力量。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也是在獨孤信和宇文泰的提攜之下成為關隴貴族的。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但這個集團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各自的實力非常雄厚,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長期以來,這個集團內部有著明爭暗鬥,他們互相制衡,互相協作,共同影響著國家的政治、軍事、政策等,甚至制衡皇權。宇文泰廢魏帝自立,建立北周,楊堅替代了自己的外孫建隋代周,李淵替代自己的表弟楊廣建立唐朝。折騰來折騰去,這江山都在關隴集團內部,直至唐朝中期近二百年的時間,皇位都在這幾個家族之間倒來倒去。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二、隋朝兩代皇帝與關隴集團的明爭暗鬥。

楊堅本是北周外戚,而楊堅建立隋朝代替北周時,他並沒有能力將宇文家族趕盡殺絕。曾經是關隴貴族集團首領的宇文家族除了有自己諸多的家族人口和實力以外,還有不少人投靠到門下改姓宇文。楊堅奪權的時候,挑拔了宇文家族之間的矛盾,扶持了宇文家族的庶子宇文述,而整個宇文家族的勢力還舉足輕重。也就是說,隋朝建立後,關隴集團勢力仍然制衡著皇權、威脅著皇權。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開皇年間,隋文帝楊堅下令開設科舉,廣納賢才,吹響了進攻關隴集團的號角。隋煬帝更是將科舉擴大,自此讀書改變命運的時代到來了。隋煬帝時期任用了五個宰相,蘇威、宇文述、裴矩、裴蘊、虞世南。蘇威、宇文述屬於關隴集團人物,裴矩這是山東的代表人物,裴蘊、虞世南則來自陳朝。這種格局也能看得出隋煬帝楊廣想擺脫關隴集團的用心。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隋文帝楊堅新建大興城改革政治制度的時候,還嚴控著改革的火候,而隋煬帝興建東都洛陽,可以說是對關隴集團的宣戰。依此配套,楊廣修建大運河,北抵涿郡,南下錢塘。以洛陽為中心,顯然是一個大中國的藍圖,豈能一直被關隴集團左右。但隋煬帝三次遠征高句麗,決策背後又有關隴集團的影子。因為高句麗對東突厥的用兵嚴重威脅了關隴集團國際貿易路線。這其中的明爭暗鬥風起雲湧。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三、隋煬帝觸動了關隴集團的根本利益,導改以朝廷為首的多方勢力分崩離析。

隋煬帝利用山東貴族很南方士族的勢力制衡關隴集團,於是他就必須包容山東和南方貴族的坐大。他開鑿運河,興建東都,遠征高麗都是有維持政治的平衡,保護大隋的江山社稷。但客觀造成的卻是國力空虛,民不聊生,社會矛盾逐步激化。趁隋煬帝南巡之際,整個北方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這時,以李淵為代表的關隴集團勢力更改國號建立大唐。隋煬帝本人也被自己一手栽培的驍果軍結束了性命,可見朝廷內部也是各懷鬼胎。大唐帝國繼承了隋朝改革立制的政治成果,隋煬帝開創盛世的一切努力,到頭來為他人做嫁衣裳。

暴政?關隴集團?隋朝為何二世而亡?

隋亡於暴政,不如說亡於和關隴貴族的爭鬥。但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卻締造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空前的盛世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