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這個問題提得很揪心,因為貝加爾湖的淡水資源是一片無盡的財富。他擁有全球1/5的淡水,它的儲水量比整個波羅的海還要多,但是已不屬中國。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一、中國曆代王朝一直對貝加爾湖缺少實際有效控制。

這個地區最早和中國有關要上溯到西漢時期。霍去病大軍北擊匈奴時,封禪狼山,飲馬北海,北海指的就是貝加爾湖。蘇武在這裡牧羊了19年。其實這都說明當時這是匈奴人的地方,但並不是漢王朝統治的地方。當然你也可以說匈奴也是古代中華民族的一員,不過他的確沒有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後來柔然人崛起,鮮卑人崛起,突厥人崛起,回鶻人崛起,無論哪個民族在北方強大,貝加爾湖畔始終都是遊牧民族你來我往的棲息地。到了清朝時期,滿清朝廷曾經實施聯蒙制漢的政策,朝廷和蒙古王公互相聯姻,封鎖邊塞,杜絕漢人向北移民。這樣始終都沒有改變貝加爾湖畔少數部族根據氣候的變化,過著遷來遷去的遊牧生活。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需要強調的是,遊牧民族沒有太明確的國界,他們逐水草而居,並不會住在一塊兒土地上不走。農耕民族的漢族則截然不同,一但開發了一塊土地,會墾荒置業,世代相傳,人聚集了之後,朝廷會設置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管轄。所以呀!在俄羅斯人的眼裡,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對這個地方有過有效統治。而恰恰個地方缺乏固定居民,人口稀少,遠離中國核心地區。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的情況下,這個地區確實很容易被別人控制。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二、康熙時期已經對這個地方的丟失埋下了伏筆。

古時候中國人稱高緯度地區為苦寒之地,其實,歷史也印證了南方民族很少去侵略北方民做,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北方統一了南方。同為高緯度地區的俄羅斯人已經崛起,他們大肆侵入亞洲,佔領了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抵達遠東。這個時候,康熙皇帝正在平叛三藩之亂,國家的重點著眼於三藩問題,臺灣問題,葛爾丹部問題。貝加爾湖領土的問題這幾個問題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等量級的。等這些問題都一一解決了,俄國人已經逼近了黑龍江流域。康熙皇帝這才派人北上抗俄!在雅克薩經歷了一番交鋒之後,兩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對於東北方向的勘界問題有了明確約定,但並沒有提及貝加爾湖的歸屬。蒙古人和滿洲人來說,更為溫暖的南方才是真正的有誘惑力的地方。由於缺少人口和有效的經營,地區北俄國人逐步的滲透,也設置了許多據點,形成了實際佔領。用俄國人的話說,這裡本來就是無主之地,無人之地。清王朝實際上在這個時期已經失去了對這個地方的控制。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三、放棄貝加爾湖是雍正為維護北方的安定做出的讓步。

《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後,北方邊境其實並沒有太平。俄國人仍然南下騷擾,雍正皇帝派隆科多和圖裡琛和俄國人談判。雍正皇帝也明明知道俄國人不會自動退出貝加爾湖地區,但他為了打壓隆科多,就把這場談判變成了清廷政治角力的現場,所以這場和俄國人的交鋒,從一開始我明顯處於劣勢。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雍正剛剛登上大位的時候,政治上還不算穩定。康熙晚期上演的爭嫡影響還沒有散去,地方上有些勢力還各懷鬼胎,西北地區的羅卜藏丹津的叛亂才是心頭大患。而貝貝加爾湖地區卻遠離國家核心地帶,不能從中獲取資源,若遠征還勞民傷財。況且,這個地區早已在沙俄的控制之下,要勞師遠征把它奪回來,不能給朝廷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更要命的是,準格爾汗國對大清虎視眈眈,一直衝突不斷,如果沙俄和準格爾聯合起來一起進攻清朝,那清朝可就有大麻煩了。乾脆為了維護北方邊境的安定,雍正皇帝正式承認了沙俄對這片土地的控制。當然這種讓步,對未來平叛準格爾部,收復整個新疆,提供了不少政治支持。

雍正如何丟了貝加爾湖?

從今天的角度看,貝加爾湖戰略資源非常豐富,但在古時候,在不缺淡水,也沒有熱兵器的情況下,貝加爾湖對於中央王朝就是雞肋。所謂有得也有失,雍正在貝加爾湖問題上的讓步,也換取了國家的安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