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闊別五年,首次回鄉,呼吸著熟悉的空氣,目光所及之處全是有著翻天覆地變化的城市容貌。車子越駛越近,歸心似箭的梁先生越來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不是走錯地方了?這裡與記憶中的家鄉不太一樣啊!

穿梭在三門峽的大街小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天藍、地淨、人和的和諧畫卷:公園、道路旁樹木鬱鬱蔥蔥,城市道路整潔衛生,市容秩序規範有序,市民群眾和善有禮。在南方做小生意的梁先生感慨萬千、自豪滿懷:這些年,城市環境已然“脫胎換骨”,散發出無窮的魅力!

城市環境“髒亂差”,曾經是多年困擾三門峽市發展的“頑疾”。去年以來,借文明城市創建之東風,三門峽市城管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廣泛宣傳發動,深化城市治理,大力開展城市市容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創新環衛管理方式方法,加大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城市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市民文明衛生意識明顯增強,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一部地方性法規的出臺——2017年1月1日《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佈實施。作為三門峽首部關於城市綜合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填補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的立法缺失,解答了城市管理工作“管什麼”“怎麼管”等諸多核心問題,讓城管部門的執法有了依據和遵循,讓更多的市民群眾知道了違反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行為就是違法行為,也為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城市管理格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01

源頭推進《條例》,讓城市管理“有法可依”

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條例》施行以來,實現了諸多體制機制創新,逐步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三門峽城市管理發展的工作格局。

記者瞭解到,《條例》一方面明確了城市管理範圍,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障,解決怎麼管和管到哪兒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三門峽實際,制定具體條款,使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動作,讓管理者明確什麼能做和什麼不能做。

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為持之以恆地做好《條例》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2017年以來,市城管局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分別從執法人員學習培訓和市民普法宣傳兩個方面來有序推進。一是抓城管執法隊員落實《條例》城管執法能力的提升。多次組織全體城管環衛幹部職工對《條例》進行系統學習,將5000本《條例》單行本及2000份學習通知發到市城管局每個幹部職工手中,發給各縣(市、區)城管局學習、宣傳。通過反覆組織學習培訓、嚴格測試和考核,城管執法人員貫徹落實《條例》的意識、綜合執法水平、法規應用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二是抓面向廣大市民群眾的普法宣傳,提高全民環境衛生意識。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和城市清潔行動,通過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大力宣傳《條例》,並開設《不文明行為隨手拍》專欄,對違反《條例》的行為予以曝光;印製《條例》單行本、宣傳畫各5000冊,向沿街各商戶、門店、單位發放;印製《條例》公告1000張,在各住宅小區、公共場所、佈告欄、商業街區等人流密集場所張貼,印製《遵守環境衛生法規口袋書》10000冊,發放給市民、商戶,提高《條例》的知曉率。同時,市城管局建立多個“商戶之家”,每月邀請商戶召開座談會、問題協商會,組織商戶學習環境衛生相關法律法規,探索城市管理商戶自治模式,營造了商戶從對抗執法走向溝通協調解決問題的良好氛圍。

02

開好《條例》“處方”,城市“頑疾”藥到病除


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2017年1月7日,市城管局對市區一家公司張貼、散發小廣告的行為開出了適用《條例》的首張罰單,以實際行動保障《條例》在三門峽市的貫徹落實。

市城管局審時度勢,開好《條例》處方,連續推出一系列治理城市頑疾的務實之舉。一是加強執法辦案,有力打擊環境衛生違法行為。自《條例》實施以來,市城管局不斷加大對違反《條例》行為的執法力度,《條例》為城管執法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2017年1月7日,市城管局對市區一家公司張貼、散發小廣告的行為開出了適用《條例》的首張罰單,像這樣的案例,2017年一年就辦結了3124起。今年以來,辦理案件10479起,其中環境衛生類案件4257起,有效遏制了環境衛生違法行為。二是加大處罰力度,解決餐廚垃圾私拉亂運問題。針對餐廚垃圾收運情況,市城管局組織各執法支隊和環衛所開展不定期夜查行動,對市區主次幹道亂倒亂運餐廚垃圾現象查處清理,對易產生汙染的夜間沿街門店、飯店關門後隨意傾倒的垃圾進行取證,對不按規定時間、地點、路線,趁夜間肆意偷運餐廚垃圾的違章車輛進行暫扣,累計查處、清理亂倒垃圾400餘起。

三是規範建築垃圾處置管理。2017年7月14日,市城管局成立渣土管理辦公室,從各單位抽調14名業務骨幹,全面負責全市建築垃圾處置管理工作。一年多來共辦理渣土管理案件90餘件,處罰45萬餘元,一舉扭轉了市區渣土私拉亂運、隨意處置亂象,全市渣土運輸公司從最初的3家共38輛車,發展到現在13家共211輛標準化渣土運輸車輛,並建立了渣土車監督管理平臺,實時監控渣土車運行軌跡,實施建築垃圾處置核准,建築垃圾處置管理、渣土車監管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軌道。

四是全面取締市區馬路臨時市場。2017年以來,著力解決馬路市場佔道經營、影響環境衛生難題方面;採取“建成一個市場,取締一個馬路臨時市場”的方法,疏堵結合,先後建成了開發區、火車站、湖濱車站、茅津北路、茅津南路、陝州路等6個農貿市場,與此相對應,黃河西路、春秋路、火車站、公園路、大嶺北路、宋會路、和平東路、陝源路等8個馬路市場長期佔道經營被取締。在取締市區最大的公園路馬路臨時市場時,實現了1個月疏導公園路佔道經營、流動攤販400餘家,商戶自行拆除私搭亂建彩鋼房、簡易房105間,零上訪、零衝突,徹底改善了公園路多年存在的佔道經營、“髒、亂、差”難題。在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東門設置“南湖飄香”飲食街,既方便了市民,也解決了商販亂擺亂放的問題。

03

堅持《條例》惠民,綻放城市管理“幸福之花”


三門峽首部地方性法規 為城市管理開“處方”——《三門峽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出臺紀實


今年10月4日晚,城管隊員在監控時發現有一家渣土清運公司所屬車輛未按照審批線路行駛且未採取有效揚塵防治措施,造成嚴重汙染,在履行程序後,取消了該公司在市區的渣土清運資格,所屬38輛渣土車被清除出市區建築垃圾清運市場,並罰款5萬元。

這只是上萬件城管執法案件中的一起典型案件,用法律武器捍衛我市藍天白雲,是城管人的責任和使命。這背後,是城管人不懈奮鬥的目標與夢想——提升市民文明意識、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追求夢想,離不開正確的方向;砥礪前行,更需要清晰的路徑。近兩年,城管部門通過紮實工作,創新體制機制,開展“廁所革命”等一系列舉措,讓城市更加潔淨靚麗、規範有序。

實施以克論淨、深度清潔“雙五”作業標準。今年9月份,按照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將209國道、310國道市區段機掃灑水納入環衛清掃保潔範圍,實現城區機械化清掃全覆蓋。安排保潔人員利用小型沖洗車,對垃圾中轉站、公廁、環衛車輛每日兩沖洗,對道路果皮箱每日兩擦洗,將環衛作業精細化覆蓋每一處角落。

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 2017年,市城管局啟動“全民潔城”行動,制定了《三門峽市“全民潔城”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整治市區環境衛生,清理垃圾衛生死角,對市區隔離帶、道牙邊、井箅、人行道全面清洗,對道路兩側可視範圍內的垃圾雜物進行全面清理。截至目前,累計清理衛生死角800餘處,清理積存垃圾、雜物等1140餘噸。今年以來,全市共組織開展城市清潔行動40餘次,市潔城辦督導檢查城市清潔行動20次,並從7月份開始,實行城市清潔行動紅黑榜,每月公佈紅旗單位和黑旗單位,目前已連續評選4期,累計評選紅旗單位300個、黑旗單位128個,有力調動了全市上下參與清潔城市行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今年3月起,市城管局組織開展“城區治髒”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清理市區積存垃圾,清除衛生死角。累計投入5000餘人次,清理衛生死角1000餘處,出動剷車、挖掘機和車輛500餘臺次,清運垃圾5000餘立方米,並在每週四上午集中清理市區大件垃圾。

加大環衛基礎設施設備財政投入。2018年新建道路公廁16座,改造公廁9座,開放沿街單位公廁216座。截至目前,市區道路公廁數量已達426座(含沿街單位開放公廁216座),極大滿足了市民的如廁需求,基本解決了市區“如廁難”問題。為方便市民如廁,還對市區沿街24座道路公廁進行了亮化,加裝了LED輪廓燈,點亮了“公共衛生間”門頭字,對近兩年新安裝的18座移動公廁進行了美化亮化,新制作了200個道路公廁太陽能指示牌,近期將安裝到位,沿街免費開放的單位公廁正在製作標識牌。加大垃圾處置,緩解“垃圾處理難”問題。2017年市政府投資1357萬元,對崗上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了封場,並啟動了錦江集團先行代建的三門峽市(陳宋坡)垃圾資源化分選幹化+填埋場,今年2月9日一期填埋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接收垃圾4萬餘噸;正在建設的觀音堂垃圾焚燒發電場,佔地約120畝,計劃總投資約6.8億元,建成後將服務三門峽中心城區及周邊15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鄉(鎮)。

按照國家垃圾產業化發展要求,借鑑先進地區經驗, 2017年4月啟動城鄉環衛一體市場化改革工作,2017年8月市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三門峽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項目採用PPP模式進行,市城管局負責具體實施。三門峽城鄉環衛一體市場化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綜合清掃保潔和生活垃圾收運兩個方面內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方面涵蓋了湖濱區、陝州區、商務中心區、開發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義馬市、澠池縣、靈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年處理垃圾47.45萬噸。

大挑戰,大變化。市城管局與時俱進,堅定果敢,大膽作為,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今後,隨著文明城市創建的不斷深入,城市管理力度將不斷加強,城市的面貌也將日新月異,會有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從城市管理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