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傢俱保養的6大絕招

傢俱就像人一樣,人需要養生才能活得長久,傢俱也需要“養生”保養,才能歷經歲月滄桑而風采依舊。本期,我們就從6個方面入手,具體談談傢俱保養的理念、方法和忌諱。

分享收藏!傢俱保養的6大絕招


1.順應木性

人的養生講究順應人性,傢俱的保養也要順應木性,也就是傢俱的“脾氣”。

冬天的北方家家戶戶都生暖氣,人離暖氣近些很舒服,但傢俱得離暖氣遠一些,以免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木材過分收縮,導致開裂。

夏天來了,經常下雨,傢俱應避免臨窗擺放,以免在陰雨天氣中受潮,漲壞表面,損壞榫卯。

很多傢俱還怕風,尤其是帶面的傢俱如桌、箱櫃類等傢俱,受“幹縮溼脹”的影響,在風口處吹久了容易開裂、翹曲。

總之,對人來說,傢俱的脾氣是“勤動易散,久靜易朽”;對天氣來說,傢俱的脾氣是“只可漸變,不可突變”。收藏者必須投其所好,順應木性,才能讓精美的古傢俱流傳久遠。

“順應木性”是傢俱保養的宗旨和理念。

2.如何防止案面塌腰

有一種條案叫擱板條案,也叫架几案,案面很長,很厚,也很重。它的案面與案腿不是一體的,而是可拆卸的。北方俗稱“一塊玉”,南方叫“梗板”,流行於清末,人們一般用它來放笨重的自鳴鐘或山石盆景等。

因為案面上的物品很笨重,所以案面承受的壓力非常大。案面兩端因有案腿支撐,所以不算吃力,但案面中間卻是懸空的,時間長了會有塌腰的危險。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應該每隔一年或半年把案面翻個個兒,那樣略微彎曲的案面會因為換了受力方向而還原。

3.上漆

因為南方氣候溼潤,為了防潮,傢俱的表面基本上都擦上一層薄薄的生漆。漆刷得薄,就顯得很透明,這樣不但能防止水分的侵入,還不會掩蓋木質自身的美觀。傢俱的特點是內外都上漆,裡裡外外都受到保護。

傢俱也擦一層漆。上漆對一般人來說難度較大,可以請專業人士來做。硬木傢俱是不上漆的,只在表面燙一層蠟。因為北方氣候乾燥,無須上漆,而且燙蠟之後,傢俱在使用過程中經過長期反覆的摩挲,表面的蠟會滲進木材中,發生氧化,產生包漿。包漿又稱“木鏽”,“木鏽”是借用青銅器中的術語,它在古傢俱中是很寶貴的,既美觀大方,又能保護傢俱。已形成包漿的傢俱表面不能受開水燙,也不能沾可溶性很強的液體,如汽油等,否則會損壞包漿。

4.如何保養桌面

有句俗話說得好:“冷桌子不能沏熱茶。”這句話可謂順應了木性,因為存放傢俱的環境溫度不能驟冷驟熱。比如,帶石頭面的傢俱(如桌子、屏風等)冬天不能放在室外,夏天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曬,以免開裂。

5.配桌套

古時候,貴重的傢俱都會配桌套,桌套大多用布製成。如清代皇宮統一用藍布做桌套,而不是緞子(一些清官戲中常用緞子做桌布,是錯誤的),這主要是因為布吸水性能比緞子要好。藍布不僅吸水,還吸塵,當時叫“陰丹士林布”。

藍布桌套一般是深藍的邊,淺藍的芯,或者是黑邊藍芯,用來配黑紅的名貴傢俱,暖色調與冷色調形成鮮明對比,很有層次感。

6.保持乾躁應對換季

在四季變換明顯的地區,傢俱的保養極為講究。比如伏天過後、春秋兩季等,氣候由潮變幹或由幹變潮,應適時打開櫃門、拉開抽屜,使傢俱內外同步過風,以免因一面過於乾燥或過於潮溼而翹曲。

但是,在過風的時候,不能讓傢俱暴露在陽光下或風口處,應置於陰涼、乾燥之處。因為過度的陽光照射會損害木製傢俱的材質,造成木材開裂或翹曲,所以要儘量保證古傢俱不遭受陽光照射,同時又保持其適度乾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