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蘇:創業是為了自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羲知新青年

嘉賓觀點

1)無論選擇合夥人還是伴侶,最重要的是相同的價值觀。

2)創業是為了自由。這個自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

3)談錢是很正常的事,不和你談錢的人,會更可怕。

4)做好當下每件小事,相信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5)不要輕易地被外邊的聲音影響,當你今天的行動老是被外部的聲音影響的時候,它會不斷的影響你明天的決定。

嘉賓簡介

阿蘇

2011年—2015年,中央廣播電臺夜間情感節目《北京不眠夜》主持人。

2016年,在互聯網井噴式發展的時候從央廣的光環裡離開,加入互聯網公司汽車之家。

2017年,創立服務於中早期互聯網公司的圖米傳播。

吃是為了身體 喝是為了靈魂

創業是為了自由

阿蘇|離開央廣,選擇創業後悔過嗎?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即使最後失敗了,你也獲得了別人不具備的經歷。"對於選擇創業這一條路,阿蘇說從來沒有後悔過。

阿蘇:創業是為了自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羲知新青年

圖米文化CEO阿蘇

01

旻羲:從普世價值觀來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有非常高的傳播力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晉升途徑,有更加明確的未來,為什麼會離職去創業?

阿蘇:在大眾的普遍的眼光中,這是一份好的工作,像在中央臺的這種工作,工作很穩定,那時候對好的工作認同是有社會認同感,有社會價值感。在第四年半到第五年的時候選擇了離職,幾年的時間我一直在做這檔欄目,離職的時候,已經是做了二千七百多期的夜間情感節目。

14年底15年初,互聯網井噴式的爆發。當時,有一位做VC的朋友告訴我,你要到市場的洪流當中感受激盪。我認為薪資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同樣的時間,一樣的堅持,完全跳到另一個行業中,我想試一試自己是否能夠獲得更高的價值。大約猶豫了半年的時間,我選擇了離開。

02

旻羲:當時從央廣出來,自己成為一個創業者,是一個對的選擇嗎?

阿蘇: 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從央廣出來後我去了汽車之家,後來選擇了創業。從創業來說,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每天都要學習很多新的東西,升級打怪是一個好的成長過程。

03

旻羲:我現在也在思考一些問題,因為人生整體的流向是兩個方面的。商業的成功和人生的成功可能是兩個維度的邏輯,商業的成功可能是錢是千足金,錢是外界給你的掌聲。真正的從人生的角度來說,是否能夠達成更好的自己。你認為創業是為了什麼?

阿蘇:創業更多的是為了理想、自由,這個自由,不僅僅是金錢上的自由,也是精神上的自由。

微觀感知,中觀套路同樣重要

阿蘇|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

阿蘇:創業是為了自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羲知新青年

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所以說,微觀感知和中觀套路同樣重要。

04

旻羲:一個剛從象牙塔走出來的大學生,建議去大公司還是選擇創業公司?

阿蘇:建議去大的平臺去學習更好,大的平臺會更加體系化。大公司的溝通機制、彙報機制都是非常專業的,正規軍似的培訓會讓人變得更加的自律、職業化。這個時間段可能不是特別長,當你經歷了這些之後,你才能知道去一個創業公司中去怎麼和別人溝通,這是一個基本的技能。大的公司更多的是你大學的一個延伸,從學生環境到工作環境是一個天差地別,更需要的是工作能力的配合。

05

旻羲:我覺得人能做成事,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微觀體感,你做這件事情能否做成,感知這件事發展的趨勢,感知別人的情緒,感知事情發展的方向。比如日本做壽司那種工匠精神,需要做一千個雞蛋,才能以上才能有這種微觀體感。這種微觀體感是需要真正的融入到裡面才具備的。第二個是中觀套路,大公司能夠給到年輕人的就是中觀套路,大公司裡每套體系、每個流程和環節都是固定的,都是流水線似的,但是真正的要打大仗,真正的要去做大的事情,還需要宏觀的視野。創業公司是很好的培養微觀的體感的,大公司是培養中觀體感的。我非常贊同你,大學生剛出象牙塔的時候,可以去大公司裡學中觀的套路,再去融合微觀體感和宏觀的視野才能去做成一件大事。

活在每個當下,做出正確的選擇

阿蘇|女性創業路上如何面對重重困難?

阿蘇:創業是為了自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羲知新青年

中國佛教中的禪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禪語“活在當下”,是說人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捨棄未來的憂思,把全副的精神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活在當下”也就是“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逃離,以坦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阿蘇說活在當下是一種人生態度,不卑不亢,坦然處之。

06

旻羲:女性在創業過程中,會有很多困惑、迷茫,最重要的是什麼?內心最堅定的是什麼?

阿蘇:我是佛系的,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挺喜歡玩的,我喜歡旅遊,這個世界非常好玩,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上越自由,獲得的東西會更多。不會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焦慮,每個人的背景差距就是認知的差距,承認自己與別人的差距,通過學習,去減少差距。

07

旻羲:目前,我也在創業,同時在集團底下孵化了一家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女性員工非常的優秀,有著更加明朗的未來。但是,她們到了適孕年齡,還是選擇了迴歸家庭。從傳統來看,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她們會選擇去做全職太太,放棄事業,為此你怎麼看?

阿蘇:我覺得每個人都是趨利的,當時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起碼對那個當下來說是對的。從當下來看,這個選擇對我們來說是對的,我們就去選擇。

08

旻羲:作為文藝女青年,如何和客戶談錢?

阿蘇:談錢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不和你談錢,會更可怕。朋友關係是朋友關係,做事不行的話怎麼都不行。

09

旻羲:工作中有沒有遇到過潛規則?怎麼解決的?

阿蘇:大家都太聰明瞭,你要得到什麼,你失去的反而會更多。以前在中央臺的時候,不會因為在飯桌上某一個人不恰當的表達會感到難過,那個時候只會很氣憤。那個時候比較小,會覺得有依靠,不會想很多,現在的處理方式會比較恰當的拒絕。

010

旻羲:能力拓展是來來源於痛苦。成長是來源於痛苦?生活中感知的痛苦,人不經受痛苦,就不會接受改變的,比如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為什麼醫療、教育在中國永遠是上升趨勢?是因為大家都害怕死亡,害怕自己的認知跟不上。像醫美也是,大家都願意去美容,是因為害怕自己青春的流失。所以,痛苦反觀來說是一件好事。創業過程中,你在幫助別人解決什麼樣的痛點?

阿蘇:其實,我們的公司就是服務的是創業公司A、B輪,我們做的是創業公司的缺人、缺錢的問題,解決的是對企業品牌和PR的定位。精細化的流程,以及在渠道上的性價比,是我們企業的優勢。

價值觀相同是我選擇的標準

阿蘇|選擇伴侶還有合夥人的標準是什麼?

阿蘇:創業是為了自由,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羲知新青年

中國佛教中的禪宗有一句很知名的禪語“活在當下”,是說人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捨棄未來的憂思,把全副的精神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活在當下”也就是“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向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逃離,以坦然自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阿蘇說活在當下是一種人生態度,不卑不亢,坦然處之。

011

旻羲:馬雲說過:三流的合作是協同規則(比如說,老闆和員工之間),二流的合作是協同利益(比如,老闆和股東之間),一流的合作是協同信仰(比如,中共一起打江山),頂級的組織是“至情至性。”在創業選擇合夥人,或者人生的伴侶同時,至情至性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如何選擇合夥人?

阿蘇:很多合夥人可能不是很好的朋友,而是見面幾次以後,覺得價值觀相同。對錢的態度,對利益的態度,這是我選擇合夥人的標準。

同樣,認可也很重要。無論是伴侶還是合夥人,我心裡都不認可你,不崇拜你,我們該怎麼共事呢?做一件事情,認可很重要。認可可以給予彼此信心,談戀愛的時候,如果對方特別認可我,對方不斷給予我自信,讓會慢慢變好,如果對方不停的貶低你,很難從中得到安全感和愛。

012

旻羲:身邊有的朋友父母安排相親,必須要求有房有車,為此你怎麼看?

阿蘇:認知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方面,工作方面,擇偶方面,找合夥人方面等。有句話叫太陽底下無心事,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它的規律,有房有車是匹配某一類人群的。

013

旻羲:真愛是反人性的嗎?你是如何選擇伴侶的?

阿蘇:有趣、有才,這個人可以給我帶來人生中的快樂和樂趣。十八歲的時候,談戀愛就很怕分開,分開之後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要崩塌了;當22、23歲的時候,物質基礎很重要,也不想分開,分開了,又要自己去承擔所有。但是現在你會發現現在越來越有底氣,根本不擔心那個人會跟我分開。如果你願意和我一起達成所謂的我們人生的合夥人,我們一起去追逐,探險。如果不喜歡,那就走吧!你會隨著自己認知體系的成熟,越來越不怕另一個人走了。婚姻最早是解決時間成本和體力成本。起源是一種合作關係,現在更需要的是達到精神上的互通。

做好每件小事,相信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阿蘇|給觀眾朋友一段話表達工作或創業心得

黑格爾在《邏輯學》的“存在論”中,闡述了質量互變思想。“質量統一體(尺度)的這種變化過程即不斷的交替著先由單純的量變,然後由量變轉化為質變的過程”這就是說,量變是質變的基礎或者叫做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阿蘇說做好每件小事,相信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014

旻羲:給觀眾朋友一段話來表達這麼多年工作或創業的心得。

阿蘇:不要特別容易的被外部的人影響,不要特別被外界的聲音影響,當你今天的行動老是被外部的聲音影響的時候,它會不斷的影響你明天的決定,堅定自己的初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好當下每件事情,吃一頓飯,慢慢的把你的飯吃好,你的腸胃才會消化的好;今天的覺要睡好。觀察世界,改變自己,做好每件小事,相信量變可以引起質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