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假忙族:加班到12点是常态,却随时被淘汰

人生也好,青春也好,从来不是一碗有毒的鸡汤。你的二十几岁,绝对不能让加班和工作侵蚀了你!那么鲜活的你,还值得更好的诗和远方!

Hello!别忘了,今年你才20+

刚出校门的菇凉,意气风发,特别是毕业之后去了创业或者互联网的,总是想通过拼命+努力工作——加班,来一步步体现自己的价值,好像按时下班是一种罪过一样。

我有个同学,毕业之后去了初创,天天加班(对他们公司的员工来说,加班是一种常态)。

再加上公司资金有限,人手紧缺,所以一个人常常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工作量也很大,有种活怎么也干不完的感觉,这边手头上好不容易要快结束了,后面一大波又跟上来了。

这菇凉没工作几个月,姨妈就乱掉了,不得已要去看中药、各种忌口,但班还是照加不误,甚至有时周末也要加班。难得出来小聚,看她脸色也不太健康。

我问她,为什么这公司这么辛苦,还要干呢?她说,她现在的这个工资对于应届生来说很高了,工作环境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离家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辛苦点也没什么。

她说,以前在某知名汽车公司实习时,经常看到那些正式员工前脚傍晚刚到浦东机场出差回来,然后马上赶回公司,开始加班,所以她现在的加班量,也根本不算什么。

我觉得现在大家普遍有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觉得加班是应该的,如果不加班,这个小朋友肯定不上进,没在该努力拼搏的年纪好好上进,整天想着准点下班回家。年纪轻轻就这样追求安逸,以后一辈子也就这样过了,没什么追求了吧,更别提有什么好的发展。

谁TM告诉你,不加班就是不努力不上进啊!20几岁的小姑娘就得加班到深夜,才算上进努力,然后姨妈全乱+皮肤变差吗?!

有一次逛论坛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有菇凉说自己因为加班,要12点甚至凌晨才可以入睡,平时往脸上抹的都是上千的海蓝之谜,但是自己的皮肤就是没有那些十点钟就入睡的菇凉(人家也没抹贵得要死的东西)好。晚睡之后,体质也变差,各种补救无能。

有次与同部门的姐姐聊起晚睡这个事情,姐姐说,女生在25岁之前一定要保重自己,别动不动加班,当时年纪小不觉得,总仗着自己年轻、恢复力好,但是一旦过了25岁以后,就会老得很快,身体也会大不如前。

90后假忙族:加班到12点是常态,却随时被淘汰

蓝领加班需要血汗工厂,白领加班则需要“加班文化”。

当外资大举进入中国,高学历、高收入、高福利的白领职位曾令无数人追捧艳羡。可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充斥着高强度、超负荷的劳动,特别在“加班成疯”的日韩企业里。

“我们经常加班加点,每月加班超过200小时,连加班费都没有”、“楼道里、卫生间、办公室,保不准就能看见抹眼泪的女孩子,进公司没哭过的几乎没有”……很难想象,这竟是北京CBD高档写字楼里的工作氛围。

从应聘开始,HR就会明确告知你“要加班”;工作中,主管也要求你有团队精神;对企业来说,今天就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对你来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加班既然不可避免,就干脆用奉献精神、狼性团队、企业凝聚力等“精神糖衣”包裹,于是变成了尚可下咽的“加班毒药”。

90后假忙族:加班到12点是常态,却随时被淘汰

任正非公司有床垫,马化腾凌晨回邮件,史玉柱半夜都开会,雷军常年7×16小时,“首富”王健林的日程表更是轰动全网:4点就起床,连干16小时……中国最优秀的老板都是工作狂,普通员工有什么资格不加班?

于是,加班员工升职受奖,下班员工遭淘汰鄙视,企业的竞争压力被层层传递,“加班文化”就这样自然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