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如今的人們生活中,衣服已經緊隨潮流,花式繁多,在上世紀的中國,有一種時髦叫“的確良”你瞭解嗎?

“的確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滌綸”。的確良做的衣物耐磨、不走樣,容易洗、幹得快。生活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對它再熟悉不過,挺括滑爽,耐穿易幹,不用燙,顏色豔,不退色,尤其是印染出的鮮亮,對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洋布洋衫的單一灰暗的中國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巨大的視覺衝擊。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工農業基礎薄弱,吃穿用度各方面,生產的發展都趕不上幾億人生活改善的需求。那會兒大家穿的全是棉布衣褲,而有限的土地顧得了吃(種糧食),就顧不了穿(種棉花),紡織品異常緊缺。後來,國家認識到,要解決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就必須引進新的纖維材料。

1976年至1979年,全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當時許多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大量滌綸,再用滌綸織“的確良”布。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挺闊不皺、結實耐用的“的確良”,成了那個年代的代名詞。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種叫“的確良”的面料開始走俏。

跟棉布相比,“的確良”布挺括不皺、結實耐用,因此即使價格不菲,也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同時,“的確良”料子還能印染出鮮亮的色彩。改革開放之前,整個中國的服裝是暗色系一統天下,綠軍裝是最時尚的穿著。清一色的歲月裡,自由張揚的人性追求也在計劃經濟裡被壓抑。改革開放的勁風一朝颳起,最先變革的,便是人們身上的色彩。

今天看當年“的確良”的顏色,覺得是很土氣的,但在那個年代,年輕姑娘穿著色彩鮮豔的“的確良”裙子,又洋氣又讓人羨慕。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那時候,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女孩兒家,自然也緊跟潮流。她們穿紅藍的碎花長裙,邊角上還小心翼翼地打了褶。而最會裝扮的姑娘則穿質地也是“的確良”的白裙子,為防止“走光”,她們又套上一層襯裙,走起路來裙角飛揚,真的是儀態萬方,絕對是精緻生活的標誌。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在物資匱缺的70年代,有一兩件“的確良”襯衫,那真是珍稀之寶。不到“非常時期”,往往還捨不得穿。談戀愛階段,男士給女子送條“的確良”裙子,不亞於現在一隻限量版高檔手鐲。女人們會經常把“的確良”衣服拿出來,在鄰居面前擺弄,顯示男人對她的關心。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但是,“的確良”也有致命的缺點。比如,穿在身上不貼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氣性差,天一涼,就嫌冷,天一熱,悶得慌;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極強,一到下雨天,愛美的女孩們淋了雨就會抱著胸走路,不然全“走光”了。

一篇文章告訴你:曾經在國內最時髦的“的確良”

1989年9月北京時裝節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好轉,選擇性也更多,的確良也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保留在那代人的美好記憶中。

你有你的“的確良”故事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