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厚积与蝶变——海口市经典美术作品展”,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于3月6日上午九点半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展览同名作品集也同时发布。

据评论家马良介绍,本次展览及画册荟萃了海口市美术家1988年至2018年建省以来,55位美术家创作的195幅国家级获奖、入选,全国性展览获奖、入选,省级展览获奖作品以及旅琼画家代表性作品,还收集了十位重要评论家各个时期的18篇评论文章,可以说对三十年来海口市的美术成就进行了一番扎实、细致的梳理。但由于受展览场地的限制,本次仅展出50位美术家的53件作品。

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潮起海之南,美丽籍东风。自30年前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昔日封闭落后的天涯海角,经过不懈努力,发展成今日生机勃勃的热土,改革开放的必40年使海南激情燃烧、完美蝶变,改革开放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

其中,建省办经济特区,给海南美术家增添了极大的动力,作为省会海口的美术家,抓住了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扛起了新省会城市美术人的担当,参与到全省乃至全国美术的大循环之中。毫不夸张地讲,海南美术这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省会海口的美术家。一代又一代海口美术人都在其中发出光和热!

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据本次策展人、海口市美协主席王锐介绍,由于处在开放前沿、“八面来风”的省会城市,海口美术还有几个突出贡献,概括如下:其一,较早启动了“请进来、走出去”工程。这从海口画院特聘院外画师等举动中已见滥觞。这使得海口美术始终拥有一支强劲有力的美术家队伍。尤其是自十五年前海南画家抱团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引发全国美术界关注海南美术现象以来,海口美协加大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步伐,标志性的节点有:海南画派系列展览暨研讨活动、观澜湖艺术写生计划的推出、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的建立、“椰树下的三角梅”写生活动与展览、“南海风——油画家眼中的海南之美”江苏无锡展览暨海南画家江南行等等;其二,是对海南美术精神与品格的探索与追求。在地域美术探索之路上,海口美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与思考,逐渐超越了仅仅从情感上、形貌上“爱海南、画海南”这样一种再现海南景物的层次,而上升为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探求。这在海南画派系列展览暨研讨活动中多有体现。集中收入的理论文章也频频谈到这一话题。这也延展出海口美术界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功夫在画外”,评论界乃至文化界的介入,使得海口美术没有陷入一个狭隘的小圈子,而是具有开阔的心胸与视野。评论与美术创作的良好互动,带给海口美术思想的高度与理论的自觉,从而为海口美术方向感的把握以及整体水准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三,是对旅琼画家的高度重视。

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建省以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海南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旅琼美术家,其中不乏国家级名家,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文化特点及各自的艺术风格,海口美术界意识到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从邀请一同写生、参展到共同组建如《新海岸》艺术杂志、黄加蓝艺术沙龙、国新书苑等文化艺术平台,旅琼画家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海口美术的实力与多元化色彩,因此也使得海口美术生态具有了国际范,甚至其意义已不囿于美术界,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世纪,海口美术界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一个带有示范性的回答。

万变不离其宗,海口美术的诸多特点,如果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始终坚持以学术为引领,强调海南精神、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以世界文化为坐标系,观照自身的一举一动。值此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之际,同时,海南推进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要成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这给海口美术人以巨大鼓舞与启发。厚积与蝶变,海口美术积三十年之功,显然已积蓄了相当的实力,汇聚了一大批人才,正是大干一场的大好时机。

厚积与蝶变——海口经典美术作品展3月6日开幕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同时也赋予海口美术界于新的历史使命,相信在“美好新海南”的建设征程中,海口美术界会有更大的作为,立足本土丰厚的资源,面向国际多元化,用丰富艺术语言,以画传情,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据悉,此次展览展出至3月10日。之后将持续在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进行巡展。

本次活动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海口市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海口市美术家协会、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设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