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外賣吃到蟑螂 老闆態度淡定!

市民許女士是叫外賣的常客,最近點的一份外賣讓她感到噁心,稱再也不敢點小店的外賣了。因為她在點的外賣酸辣粉裡面,發現了一隻死蟑螂。

市民投訴

酸辣粉裡吃到了蟑螂

“點了幾年的外賣了,我都給的好評,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遇到這樣的事。”許女士告訴記者,她點這家小吃店的外賣也有幾年了,很幸運,沒出現過網上所說的吃到異物。然而有些話真的不能說太早,最近她“中獎了”,點的外賣裡躺著一隻令人噁心的小蟑螂。記者在許女士提供的照片裡看到,外賣盒子上有一隻棕褐色的小蟑螂。


叫外賣吃到蟑螂 老闆態度淡定!


許女士說,那天,她是和同事一起通過美團點了這份外賣,其中一樣是酸辣粉。她在吃酸辣粉的時候,先吃了酸辣粉上面的火腿腸、生菜,接著又吃了部分粉;準備喝湯時,發現酸辣粉邊上有個黑的東西,以為是蔥花。用筷子挑起來一看,居然是隻蟲子,而同事告知,這是一隻蟑螂。

“我不願意相信這是一隻蟑螂,可真的是一隻蟑螂。”許女士告訴記者,想到自己已經吃了部分酸辣粉,當時她就一陣噁心,胃裡開始翻江倒海了。

店家態度

沒道歉賠償,只退款

發現蟑螂後,許女士第一時間打電話給老闆,而老闆在聽到她反映的問題後,態度很淡然,直接說,會退外賣的錢,就掛了電話。

“如果老闆當時態度好,我也不會計較了,但是他的態度很淡定,沒有絲毫詫異和道歉的意思。”許女士說,老闆只說是退款,沒提任何賠償,她看到網上有報道點外賣吃到異物可以獲10倍賠償,她不知道這樣是否能得到10倍賠償。這份酸辣粉是10元,如果賠償10倍,也就是100元,100元的賠償也不會讓她發財。她在意的是店家處理問題的態度。

美團回覆

道歉,聯繫商家督促抓好衛生

按理,顧客吃到了蟑螂,老闆應該很重視。而事後,老闆只是退了外賣錢就沒有下文了。老闆的態度讓她不能接受。

許女士說,她當天在這家店的買家評論裡看到了另一位顧客也吃到了異物,所以她擔心這家店的生產衛生是不過關的,希望管理部門監管。

事後,許女士也立即向美團外賣客服平臺進行投訴,反映外賣裡面吃到蟑螂的這件事。客服人員半小時後電話聯繫了她並回復,確認是蟑螂並道了歉,表示聯繫商家督促抓好衛生工作。

部門回應

可提賠償申請,遭拒後要舉證

昨天下午,記者從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科室瞭解到,該市民投訴目前已經轉到轄區分局處理中,處理結果會及時與市民聯繫。

工作人員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但是消費者提出的10倍賠償,能否達成一致,是需要通過協商解決的。可以提出10倍賠償的申請,但存在協調過程中商家拒絕賠償的情況發生要舉證,另外,消費者若吃到有異物的外賣後造成身體不適的,還需要消費者將留存的那份外賣送到專業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記者馬燕潔

延伸閱讀

外賣吃到異物,

如何維權?

如今網絡訂餐,已經很普遍,外賣裡吃到異物,消費者如何維權?記者也諮詢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律師提醒市民,第一個途徑就是向行政主管機關投訴。接到市民投訴後,相關部門一般會到場調查情況,如果確實存在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會對該餐館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個途徑就是走司法程序,但該途徑要求食客就食品存在安全問題承擔舉證責任。

網上聲音

“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網絡訂餐行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外賣APP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外賣食品衛生安全的關注和擔憂。

專家指出,網絡訂餐關乎人們“舌尖上的安全”,在行業“自律”的同時,真正規範網絡配餐服務,還需出臺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加強監管水平,實現“自律”與“他律”的雙管齊下,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吃上安全、衛生的外賣食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