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心病狂的衛宣公晉和他的兩個無辜的兒子

在衛國,衛宣公是衛桓公的弟弟,一個公子,原本是沒有機會成為衛國國君的。但因為他的另外一個哥哥州籲殺掉桓公自己做國君而被兩個大臣殺掉,所以才被大臣們找回來擁立為國君。按理說,在這種情形下做了國君的一般都是不錯的角色,比如在除掉諸呂后被請回來做皇帝的漢文帝劉恆,就是一般公認的不錯的執政者。但這個衛宣公好像有點特殊。至少在下邊兩件事兒上,就讓普通人很難理解——準確地說應該有點喪心病狂。這兩件事兒分別是——

一、搶兒子老婆。這是公元前719年他繼位做了衛國國君不久之後發生的事兒。他的兒子伋、也是這個國家的太子準備娶媳婦,媳婦是太子的老師右公子(即當初殺掉州籲擁立他做國君的兩個大臣之一,他專門派給太子做老師教導太子的)給從齊國找來的。是一個大美女。結果就在兩個新人準備拜堂成親的時候,宣公一看見,馬上就命令兒子終止這樁婚姻,他自己做起了新郎官。

二、要害死兒子。這是公元前701年發生的事兒。想害死的是太子伋。害他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在搶奪了兒子的妻子之後對這個兒子感到討厭,就想要廢掉這個兒子的太子之位。其二是當時的“正夫人”和他的兒子子朔中傷誣陷太子。兩個因素加到一起,這衛宣公就下定決心要除掉太子伋。

這裡需要做一些補充介紹。一個是上文的“正夫人”是誰?就是那個曾經差一點成了太子伋的妻子的齊國美女。一個是子朔是誰?就是宣公和那位齊國美女生的兒子中的一個。另外一個叫子壽。

這個衛宣公用什麼法子除掉自己的兒子、也是衛國的太子伋呢?他的法子還真奇特,是僱傭大盜殺。具體做法是由他命令太子伋出使齊國,然後讓這個大盜在衛齊邊界上殺掉他。他跟大盜商量好要殺的人的標記——“手持白旄使節”的就是要殺的。

按史記的相關記載,兒子的老婆是真搶了,兒子也真被他老子害死了。而且,害死的還不是一個兒子,而是兩個,其中一個是太子伋,另外一個是宣公跟那個齊國美女生的另外一個兒子子壽(子朔的親哥哥)。

老子看樣子是混賬得不能再混賬,是真正的喪心病狂。

那麼,兒子呢?

卻是另外一個樣子另外一種人,甚至你都不好意思相信這種角色的居然還能生出這樣的兒子來——

兒子是知道老子要害死自己的。是另外一個兒子子壽發現的,子壽發現之後就把這個事兒告訴了自己的哥哥伋,希望他不要去。但這個太子伋明知死路一條還是要去。為什麼非去不可?是因為他不願意違背父親的命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父命難為”。他對自己的弟弟說“違背父命保全自己,這絕對不行。”於是毫不猶豫地赴死。

而子壽就更絕。他在發現勸不了自己的哥哥之後,偷取白旄使節自己提前趕到邊界代替哥哥去死。強盜在約定的地方發現白旄使節,自然就殺了。但接著,太子伋也趕到了,還要對大盜說“應該殺的人是我啊。”自然也被殺了。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兩個兒子應該是無辜的。他們並沒有過錯。而且死得冤枉,甚至死得有點傻。但在在傳統的中國,這種人是“孝”和“悌”的典型 ,他們的行為表明他們應該是按“孝”和“悌”的要求去嚴格約束自己的——自己的老婆老子看上了就給老子。自己的老子要害死自己那就去死。哥哥有難弟弟赴死。他們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義不容辭的。這——

自然就更冤。因為當他們做出這些選擇的時候,他們實際上是在助紂為虐。(2019、3、10阿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