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彭蕾:4個標準,快速識別優秀人才

阿里彭蕾:4個標準,快速識別優秀人才

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彭蕾,很會看人。

以前,彭蕾發現,一位前臺工作很細心,就提拔她做了行政主管。後來,這位前臺從行政主管,做到行政總監、副總裁,最後,成為菜鳥網絡首席運營官。

這位前臺,就是“最勵志的阿里合夥人”——童文紅。

彭蕾還招進了王堅博士,後來,王堅博士一手締造了阿里雲。

對於人才的標準,彭蕾的界定一向很清晰。

1、聰明

聰明的第一個層面,是智商。

無論是做娛樂、餐飲,還是O2O、生物,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否則,說什麼都是空話。

聰明的第二個層面,是情商。

不要片面地覺得,“情商”就是一個人很會來事。

所謂的情商,就是他更容易走進別人的內心,去感同身受。

同時,這個人也要足夠開放,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他知道用怎樣的方式,跟別人建立連接。

所以,阿里內部經常舉辦“裸心會”:

二三十個人坐在一起,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講出來。

奇妙的是,每次做完裸心會,團隊關係就更加緊密,因為大家彼此理解,彼此有情感,知道對方其實也很不容易。

2、皮實

皮實,就是抗擊打能力、抗挫折能力,不但能經得起棒殺,還經得起捧殺。總之,就是要經得起折騰。

相對應的,“皮實”的反義詞,就是“玻璃心”。比如,你覺得一名員工不太靠譜,想讓他挪個位子,他就跟你哭天抹淚,這種情況,很讓人頭痛。

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讚揚你,或者羞辱你,你內心要知道自己是誰,做到寵辱不驚,這才是真正皮實的狀態。

3、樂觀

一個樂觀的人,和一個悲觀的人,對團隊價值產生的影響,天差地別。

有些人,不管跟他說什麼,他總是先把困難擺出來;

還有些人,永遠只看到壞的,永遠都在抱怨。

所以,對生活保持好奇心非常重要。這樣的人,永遠願意看到新的機會,在別人看起來再糟糕的東西,他都會覺得:

我還可以再突破一下。

這樣的人,會讓整個組織、整個業務,充滿推動力。

樂觀的真正定義是什麼?

在充分、客觀、理性地瞭解真實情況之後,仍然充滿好奇心,和樂觀向上的精神。

4、自省

我們身邊,有時會有一種“永遠對”先生

不管你跟他講什麼,他永遠都不會反省自己,喪失了自我感知的能力。

其實,即使已經做得足夠好,也一定要經常去思考:

哪些地方還不夠好?

哪些地方還有待進步?

個人和團隊的自省能力,非常重要。每年,我們都會進行績效面談,不是一對一,而是十幾個人一同進行。比如:

一位主管,有10個下屬,大家會在一起,進行面談。

這位主管會先講團隊的問題,然後再講自己的問題。

然後,每個人會向他反饋:

我覺得你哪個地方說的對;

你什麼地方做得不好;

你這一年做得怎麼樣。

這是一個殘酷的過程,但我們每年都會做,而且還會當眾進行評分。

當團隊沒有建立足夠信任時,大家要麼不敢說,要麼說完就得分道揚鑣。但是,一旦信任建立起來以後,這個方法,對團隊的自我反省能力,非常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