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17年加密數字貨幣的瘋狂暴漲和18年加密數字貨幣進入熊市冷靜期,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研究未來加密數字貨幣將會怎麼樣發展,簡單說說我的想法。

加密數字貨幣,不等同於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這只是一種記賬方式,就像紙幣“交子”出現時它可以替代銅錢和金銀,但交子不過只是兌換銅錢和金銀的一種憑證。當加密數字貨幣的形式發展足夠成熟後,很多現實中的財產和記賬都會自然而然地轉化成加密數字貨幣的形式,比如說房產證明、股票權證等等。就像幾年前人們出門買東西還需要準備現金,當移動支付成熟後只需要手機掃碼就可以支付,誰手裡都不需要準備太多現金,但我們花的錢依舊是人民幣或其他主權貨幣,只是交易方式變了。

像BTC這類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能否取代主權貨幣呢?每個國家的主權貨幣都會有適當的通脹,也就是說你持有的主權貨幣隨時面臨貶值風險,貌似“天下苦秦久矣”。但是不通脹的數字貨幣真的能造福民生嗎?總量恆定那就意味著通縮,現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創造的價值都是一個擴張的過程,貨幣供應與生產力水平維持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才有利於發展,而總量恆定或通縮並不符合這一要求。況且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出現過通縮貨幣,比如說元朝初期的金圓券,金圓券的發行量固定,而百姓每年交的稅卻按金圓券計算不減,隨著時間推移金圓券越來越貴,百姓交不起稅民不聊生。

適當的通脹率有利於經濟發展,這是各國央行超發貨幣的一個理由,所以中心化的貨幣有它存在的價值。貨幣政策與政府施政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一個政府施行的是有利於民生的良政那麼貨幣政策也不會太差,這時候像BTC這類的數字貨幣存在價值只作為一種投資品;如果一個政府施行的是劣政,貨幣只是剝奪人民財富的一個工具,那麼像BTC這類的數字貨幣就給當地人民一個自由的選擇,可以脫離政府的劣政,這就是它的價值。

別以為去中心化的加密數字貨幣一定就是公平和善良的,這世界永遠存在著“馬太效應”和“二八法則”,控制大量數字貨幣的大戶和控制算力的大礦場未來某一天未必不作惡。如果把主權貨幣理解為人治社會,把去中心化的加密數字貨幣理解為制度控制的社會,我認為人治和制度控制這兩者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創建一個理想國。

此外,當前幾乎所有的加密數字貨幣都是以幣為基本單元,轉賬主要記錄的是幣的ID、權益也來自持有的一枚幣,這樣的邏輯方式很容易造成生態系統中的大戶越來越強,而普通人難該弱者恆弱的命運。現今沒有哪個數字貨幣或底層公鏈是以人為加密數字貨幣的基本單元,當把人和賬戶結合到一起,當以人為基本單位使每一個普通人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通證生態系統擴張的紅利,每一個普通人才能更好地維護和推廣這樣的通證生態系統,就像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普世概念。而更遠的未來,當把人作為某個通證加密生態系統的基本單元時,世界公民的概念才會慢慢誕生,那時每個人的歸屬感和認同主要來自通證生態系統,而非某個國家。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加密數字貨幣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