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人類可能起源於黑洞 神話傳說中的人類起源

人類究竟起源於哪裡?天文學家認為,整個地球都是由環繞早期太陽的塵埃造的,太陽系中的固態物質概莫如此。但是塵埃本身又從哪裡來呢?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最近,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解開了這個塵埃來源的謎團,答案就是黑洞。此項發現將發表在新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

研究稱人類可能起源於黑洞 神話傳說中的人類起源

現代太空塵埃由100億年前形成的恆星噴發而來,但這些恆星在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都還太年輕,因此不可能產生如此多的塵埃。宇宙間的早期塵埃肯定還來自其它什麼地方。研究人員假想類星體就是早期塵埃的可能來源,並通過“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對一顆距離地球80億光年的被稱為PG2112+059的類星體進行了更為細緻的觀察。

研究人員通過對少量塵埃放射的紅外線進行光譜分析發現,PG2112+059類星體周圍的塵埃含有大量形成岩石的礦物,包括硅晶石(基本上是小沙粒)和被稱作剛玉的鋁氧化物(人們熟知的紅寶石和藍寶石的主要成分)以及被稱作方鎂石的鎂氧化物(存在於大理石中)。

研究人員稱,這些物質可能是構成恆星、行星和生命不可缺少的宇宙塵埃的重要來源。這些礦物質肯定是類星體產生的,因為在外太空的惡劣條件下,它們的晶狀結構很難長時間存在,宇宙射線會將它們毀滅成不定形的玻璃狀形態,這表明它們是剛形成的。而且,此前在太空塵埃中從未偵測到剛玉和方鎂石。塵埃與類星體的這種關聯,為類星體創造塵埃的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類星體是被模糊的環狀星雲和大量放射線環繞的特大質量的黑洞。它們是已知的最為活躍的、正在形成中的星系。它們緊隨宇宙伊始而形成,並因類星體是巨大的無線電波發射源而進入天文學家的視野。物質被吸入黑洞,在下落過程中釋放能量,產生無線電波(還有大量其它射線)。但並不是所有的這種物質都被吞噬進去了,部分物質經過烘烤、轉化又被回吐出來。宇宙中的這場拔河比賽從未停止,從而導致恆星的高速形成和新元素的誕生。

研究人員計劃在其它類星體周圍尋找塵埃的蹤影,以進一步證明他們的發現。他們表示,也有可能類星體並不是早期宇宙中唯一的塵埃來源,人類可能就是一?土,不過這?土卻最終發展出了一段激盪人心的歷史。

彝族神話傳說中的人類起源

天地有了,龍王的女兒賽依列,叫兒依得羅娃用黃泥來造人。造出的第一代人是獨眼睛人,這代人名叫“拉爹”,彝史稱“拉爹時代”。他們是天地的兒女,他們是太陽的兒女,他們是月亮的兒女,他們是星星的兒女。

獨眼睛這代人,人猴分不清,人猴混一起,人猴一起生,森林作房屋,巖洞常棲身,樹葉做衣裳,亂草當被蓋,口渴溪邊飲冷水,餓了上樹吃山果,石頭隨身帶,木棒拿手中,今天跟老虎打架,明天與豹子硬拼,有時人吃野獸,有時野獸吃人,冬穴夏巢,茹毛飲血,這代人處在不會耕田種地,不會說話,不分長幼尊卑,不分男女混居的原始矇昧時期。

為了生存,整天忙碌,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鬥爭中,古猿人類活動能力在不斷提高,活動範圍也不斷擴大,意識不斷加強,思想感情不斷豐厚,人的素質逐漸由獨眼睛人,演變成第二代直眼睛人,彝史稱“拉拖”時代。

由於第一代人,不講道理,觸怒了天神。正當人類從獨眼人演變成直眼睛人的過程時,發生了“天旱三年,江河干涸,大地開裂,草木枯萎,玉石皆焚”之災。在這三年的乾旱災害中,第一代獨眼睛人,全被烈日曬死了。第二代直眼睛人中,一部份人戰勝了旱災,渡過了災期。經過這場災害,人類思想感情更加豐厚,他們懂得了互助互幫,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災後,經過了一段很長很長的時期,第二代人口日益增多了,增強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在這段時期,出了一個聰明人,名叫慕魁,他教給人們怎樣點火。火給人類帶來了溫暖;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與進步。人類開始從動物群中分離出來,從“穴居野處,到構木為巢”,從“茹毛飲血,到分生熟”。這段時期還出了一個《開山種地的根古》。他教給人們耕種,最初是“砍倒——燒光農業”,又叫“刀耕火種”。經過一段漫長時期,人們在勞動過程中製造出了簡農具,用牛耕翻土地,這種農業方式叫做“鋤耕農業”。傳說,當時生產出“一顆穀子出九穗”,“一粒包穀雞蛋大,”一穗高梁馬尾長“的糧食。這時直眼睛人已經演化到了人類第三代橫眼睛人,從而完成了人類進化為”現代人的過程。彝史稱這段時期為——拉文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