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除夕祭祖:越有儀式感,越是枯燥乏味讀不下去

紅樓夢中的除夕祭祖:越有儀式感,越是枯燥乏味讀不下去

中午出門買菜,發現滿街都是人,幾乎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瘋狂地買買買,彷彿那些東西都不要錢似的。面對這場景,我實在不好意思擠上去說,我只買兩個青椒……

過年,承載著中國人最熱烈的情緒,有著最難忘的情愫,也是最有儀式感的節日。

比如紅樓夢,按照時間脈絡書中本來有兩個過年,但過第一個年時,作者藉口元春封妃,賈府為迎接省親“益發晝夜不閒,年也不曾好生過的”就一句話混過去了。第二次實在是混不過去了,於是用了半個回目“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正面寫過年。步驟之繁瑣,儀式感之強烈,實在令人震撼:

1、賈珍開宗祠,派人打掃衛生,請祖宗神主。

2、寧國府與榮國府開始打點各處送禮。

3、賈蓉去領皇帝賞賜的祭祖賞銀。

4、賈珍與尤氏、賈蓉一起商量過年的請客吃飯。

5、寧國府的田莊莊頭烏進孝前來上繳財物,禮單十分詳細。

6、賈珍處理財物,留下自家用的、送給榮國府的,剩下的讓寧國府的族人子弟來領取。

7、到了臘月二十九,兩府開始各種忙碌,換門神、春聯,然後打開正門,並在兩邊點起兩列硃紅高燭,氣勢非凡,就像“兩條金龍一般”。

8、三十這日,賈母等有誥封的夫人先要進宮朝賀新年,隨後來到寧國府錢,與等在這裡的族人一起,開始正式的除夕祭祖大典。

紅樓夢中的除夕祭祖:越有儀式感,越是枯燥乏味讀不下去

在幾十萬字的小說中,這段除夕祭祀的文字不算長,只有半回。只是,讀起來實在是太枯燥太無趣了。年輕時候讀紅樓,我讀到這裡時總是一目十行地快進過去。後來耐下心來慢慢看,才在枯燥乏味中有所領悟。

在這場除夕祭祖的儀式上,每個人站立的順序都是固定的,絲毫錯亂不得;奏樂、獻爵、行禮、焚香、敬酒,每一段程序都是嚴格的,誰也不敢怠慢。除了在外做官的賈政之外,賈家男丁悉數出席,即使是一心修道、對俗務完全不關心的賈敬,也得趕回來,來主持這場除夕祭祖。

傳菜上供亦有嚴格規矩,絲毫錯亂不得。

“每一道菜至,傳至儀門,賈荇賈芷等便接了,按次傳至階下賈敬手中。賈蓉系長房長孫,獨他隨女眷在檻裡,每賈敬捧菜至,傳於賈蓉,賈蓉便傳於他媳婦,又傳於鳳姐尤氏諸人,直傳至供桌前,方傳與王夫人。王夫人傳與賈母,賈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東向立,同賈母供放。”

“俟賈母拈香下拜,眾人方一齊跪下,將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簷,階上階下兩丹墀內,花團錦簇,塞的無一些空地。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噹,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並起跪靴履颯沓之響。”

紅樓夢中的除夕祭祖:越有儀式感,越是枯燥乏味讀不下去

誰說中國人沒有儀式感,看看這樣隆重莊嚴的場面,這樣繁瑣規範的程序,是不是超有儀式感?是不是完爆其他各民族?

我們的過年不僅有儀式感,還是規矩森嚴的。比如寶琴作為親戚的親戚,剛剛進府不久,與賈府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她卻有資格來參加,因為此前她有了王夫人“乾女兒”的名分。黛玉早早就住在賈府,與賈府中人血脈相關,備受老祖宗疼愛。無奈林姑娘是外孫女,她沒資格這場隆重的除夕祭祖活動。寶玉此刻也必須在這裡捧香,不能去撫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最愛的表妹,一任她自己在瀟湘館或者獨守寂寞,或者對風流淚。

這就是我們的過年,最有熱情與儀式感的過年。然而越有儀式感,其實也越是枯燥乏味。所有的程序都是固定的,每個參與的人都嚴格按照劇本出席表演,不會有意外,也不許有個人的發揮。如此盛大隆重的儀式,小說中的人感覺很悶,所以賈母祭祖完畢後立刻就要離開;我們讀者讀起來也深感無趣,所以經常跳過這部分內容,去讀美好動人的元宵夜宴去了……

北方麗人:一個喜歡歷史、愛讀書卻不夠優雅精緻的女子;一個愛孩子愛教育卻不怎麼成功的教師。紅塵中因文字與你相遇,就是我最大的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