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从2008年STM8发布至今已有10年,截止到去年年底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40亿片,这个数字与STM32类似。虽然与STM32频频亮相比,STM8实在是太低调了。但是你不得不佩服ST产品线规划上的巧妙与精准,STM8A、8S和8L这套组合拳打了10年,到现在依然是虎虎生风,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没有任何疲态,尤其是近年来,甚为抢手。

ST并没有打算将STM8老本一直吃下去,而是加大了对其的投资。在去年年底推出了全新的8pin STM8产品后,并且在今年新年伊始,专门召开发布会,重磅宣布对于STM8产品线的全新布局和投资。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市场产品经理PATRICE HAMARD先生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图: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市场产品经理PATRICE HAMARD

STM8十年久盛不衰的奥秘

在揭示STM8的全新重大投资之前,先来铺陈一下STM8经久不衰的奥秘。作为10年经久不衰的MCU产品,STM8首先在产品线布局上就颇具心思。据Patrice先生介绍,STM8虽然是10年前的设计,但是并不意味它非常简单。这个产品非常的聪明,能够满足多方面的应用。首先,8位产品线是以8A为标准而设计的平台。STM8A是面向汽车电子市场的车规级产品,因此给整个8位产品平台定下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基调。从程序安全性上来讲,具有自我校验的功能,放在10年后的今天来看依然并不过时。高质量通常会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更大的出货量来冲淡这个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在8A架构上演化而来的8S主流系列和8L超低功耗系列凭借着在消费和工业市场的大规模出货量,给整个STM8产品线做到了很好的制造成本的优化。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愈是简单的产品,其实用户对于其可靠性的期望可能也就越高。而STM8随着发货量的逐年增加,产品不良率则一直在下降。从2015年起STM9的不良率低于0.1ppm,8A产品的不良率连续4年低于0.6ppm。如此高的产品可靠性也是客户一直选择STM8的重要原因。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开启STM8次世代

从第三方的报告来看,在中国8位MCU的的份额占41%,每年仍有接近10%的增长,可见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市场。而ST此次发布会,将STM8作为唯一主角,并在新年伊始的这个节点,重磅宣布了几大重要举措。这些举措有的可能是大家一直可以想到的,但因为回报不明显所以没有去做的,今天完善了;有的可能是曾经忽略了的,后来经过市场反馈,现在加强了;有的是发现了新的需求点,通过及时推出更新,以期来俘获更多客户。

1-发布三款8引脚STM8

8位市场的客户,通常对于尺寸,成本和功耗更为敏感。Patrice先生表示,现在跟物联网相关的传感器节点,需要更小封装,更小引脚,实现小而智能化的控制,所以现在推出了8条引脚的STM8。STM8L001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包括8KB片上闪存,最高2KB的可分配闪存空间用作EEPROM;采用SO-8的封装,可以提供小型智能设备所需的基本功能,这款产品可以看作是在体积、功耗和成本方面的最基础选择。STM8L050则增加了单独的256B的EEPROM,并且增加了1Msps采样率的12位ADC,因此扩大了8位产品的选择范围和设计自由度,适用于对于模拟功能有需求的客户。STM8S001则是针对一些对于性能有要求,对于功耗不太敏感的客户的需求。比如5V供电,对于小型家电实现一些按键和控制。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深度剖析8条腿的8位MCU!如何开启STM8次世代

这三款8pin的新品,都是针对体积敏感的客户推出的。而在资源和性能上又有了细分,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更细致的需求。

2-增加8位产品的产能

据Patrice介绍,ST在去年加强了第二个前端工厂的投资,这家位于新加坡的工厂已经从去年10月份开始量产STM8。从2019年开始,不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可以实现双产线生产,随着新产能开工,供货周期将大为缩短。曹锦东先生也表示,ST会去预测未来产能,并且采用内部-外部灵活的机制来调整产能,基于预测和内部机制的灵活调整,可以更好的管理双产线生产,给予客户提供更短供货周期的支持。

将一个工厂的生产线迁移到另一个工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把工艺、流程、测试等都拷贝过去,从而保证最终生产的产品的一致性。一致性包括功能、质量、ppm、参数等等,所以这一过程通常需要5~6个季度才可以完成,但是ST只花了3个季度就完成了转移。有了这次成功的规划经验,想必ST以后在产能调整和提升方面将会更为迅速。

3-促进8位产品生态发展

STM8的开发者并不像STM32的那么活跃,这与STM8本身的客户群体的特性有关。但是ST从现在开始,增强了对于STM8的生态建设,这部分的生态建设,更多的是来自STM32的一些优秀的东西。早在2017年,STM8的Cube MX工具就已经推出,但是仅仅具有引脚配置的功能,不少用户觉得十分鸡肋。现在ST承诺将在明年年初发布代码烧写软件,这对于习惯了使用CubeMX来进行STM32开发的用户来说,开发STM8的时候必然是更为轻松顺手。而对于本身STM8的用户而言,不知道是否会从IAR转到用CubeMX上来?这个还需要再看。另外,ST还推出了一个STM32与STM8通用的共享多通道调试器——STLINK-V3SET。在开发板方面,STM8也推出了STM32用户非常熟悉的Nucleo开发板和一款全新的DISCO开发板。对于ST来说,将STM32的生态优势延续到STM8上来是一个“why not?”的选择,无需过多去考量。而对于不论是STM8的老用户还是STM32的用户而言,以后在进行STM8开发和设计的时候,将会更为便捷。

虽然ST最近发布了风头更劲的STM32MP,但是对于整体的MCU生意而言,STM8确实更加充满生命力,并且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ST选择在中国农历新年伊始的时候,高调对外宣布其对于STM8的投资,可以极大地增强客户对于STM8产品线的信心。虽然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不少半导体厂商储粮过冬,但是笔者相信对于ST而言,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