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快遞是我們大家很熟悉的。在這個時代除了阿姨和自己的老婆可以在網上購物的年代裡,快遞行業也在快速發展。除了順豐和郵政作為行業"老大哥"和"二哥"之外,後面緊跟著一串比如"四通一達"以及京東的"小弟"們。

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最近,申通快遞的一項聲明引爆了整個快遞行業,公佈中提到,將獲得阿里46.65億元的投資,同時阿里將持有近10%的股份。正當申通滿心歡喜的時候,業界卻有一匹黑馬在馬累死在半道上。說到全峰快遞,可能大家並不熟悉。它不是業內排名最高的公司,但其他談論相同基線的公司,比如天天快遞也許大家就很熟悉。

全峰快遞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較晚成立的快遞公司。主要是國內和國際業務,通過準確的定位,實際上在快遞市場上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在鼎盛時期,它在全國建立了5000多家門店,單日收發件量達100萬,僅次於"四通一達",穩居快遞業二線"老大哥"。

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2013年力鼎、鵬康、鳳凰共投資2億元,2014年它又獲得了馬雲爸爸和虞峰創辦的雲峰基金的投資。此後全豐峰快遞迎來發展迅速,市場份額一度與"四通一達"並駕齊驅。可惜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短短几年,全峰快遞就因服務質量和行業競爭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2017年全峰關閉了全國近70%的快遞網點,快遞只能寄到同一個城市,國外部分則轉發給其他快遞公司,大量員工也在流失,許多員工去了"四通一通"等二線快遞公司。

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隨著"快遞被丟棄"、"客服無法打通"、"信息無法找到",全峰快遞完全成為歷史。到目前為止,全峰快遞高管也已辭職,公司資金鍊斷裂導致無法支付員工工資。也由於商業關係負債,許多個人和企業都在追討債務,涉及資金數額高達數億元。

快遞業快速發展是有原因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的興起也帶動了快遞的快速發展。但市場是如此之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進來,同時也意味著激烈的競爭。行業領先的順豐長期保持高水平,年營收也近1000億元。

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郵政年營收也超過700億元,與其他"小兄弟"的差距也逐漸拉大,至於被網友戲稱為"中通、申通、圓通、歐陽通、吳孟達"的"四通一",除了匯通,都已被納入阿里巴巴。快遞行業已經充分體現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早在2013年,馬雲就試圖壟斷國內快遞市場。當時,馬雲與銀泰、復星、富春、順豐、三通一達共同建立了"菜鳥裹裹網絡"試圖獨攬大權。然而,作為業內的大順豐卻不甘當一個小小的配角,2015年聯合中通、申通、韻達和ProLogis創辦了豐巢科技用來對抗"菜鳥"。

在繁華的行業經歷了很多殺戮之後,除了優秀的行業巨頭,也有"不幸的兄弟"失去了這一點,比如全豐快遞和快遞快遞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了,每天快遞也被蘇寧收購。隨著馬雲再次"拿下"申通,快遞行業的競爭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但誰贏誰輸,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又一快遞黑馬慘敗,關閉70%的網點,曾單日收發件超百萬

然而,除了快,物件和個人的安全似乎只有順豐和京東特別關注。除了對抗順豐快遞和京東,馬雲肯定會對快遞服務質量做出一些調整。隨著快遞行業競爭的加劇,我認為除了價格戰,提高服務質量將是所有行業參與者的必由之路。

個人認為,在當今暴力接機時代,門到門的威脅和快遞堵塞鎖眼已不再是新聞,在保證物品和接機安全快捷的前提下,確保快遞兄弟的工作福利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