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不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似乎總會感到迷茫。

生活的壓力工作的艱辛,亦或是感情上的波折,太多的事情困擾著我們。

夜不能寐的時候,不妨來看看,三毛說的6句話。

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你能努力綻放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

三毛這句話是寫在一封回信上的,寫給一個“不快樂的女孩”。

女孩說自己29歲,未婚,是一個小辦事員,長相平凡,工作能力有限,沒有異性對她感興趣,內心黯淡,非常非常自卑。

她還說:像我這麼卑微的人,真不知活著還有什麼快樂。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某一刻有這種想法吧,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處處在意別人的眼光。

但,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橋上看你啊。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風景。

你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但你有坦然相待的善良。你沒有才華橫溢的文采,但你有溫文爾雅的舉止。

沒有人是百分之一百完美的,期待別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更是。

只有學會欣賞自己,才會發現屬於自己的美。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你發自內心的喜歡自己,別人自然會欣賞你。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當你實實在在去努力的時候,又怎麼會因為自己的不足而卑怯呢?就像三毛在信的最後說的:

如果我是你,第一步要做的事是加重對自我的期許與看重,將信中那一串又一串自卑的字句從生命中一把掃除,再也不輕看自己。

不快樂的女孩子,請你要行動呀!下次給我寫信的時候,署名快樂的女孩,將那個“不”字刪掉了好嗎?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很少人能做到。

莫言曾經講過朋友的一段經歷:

朋友的太太去世了,收拾遺物時,看到了一條絲質圍巾,連標籤都沒去掉。因為這條圍巾很漂亮很昂貴,太太一直不捨得用,想等到特殊的時刻再用。

結果一直到去世都沒戴上。

朋友感慨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你看,多少人就是這樣活著活著變成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生活在這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忙碌似乎成了一種標配。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忙於應酬……

而白巖松在《你幸福了嗎?》一書中,這樣解讀“忙”字。“忙”就是“心”和“亡”字的組合,忙著忙著心就死了。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永遠都在盯著遠處的目標,一輩子都在趕路,一輩子也注意不到沿途的風景。

田維在《花田半畝》中說:

每一次睡眠都是一次死亡,當我們醒來,便是全新的生命。

明天就是餘生的第一天。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燥,去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吧,這才是對人生最大的不辜負。


“知音,能有一兩個已經很好了,實在不必太多。朋友之樂,貴在那份踏實的信賴。”

我們微信上好友越來越多,能聊的卻沒有幾個;我們不停地去擴大交際圈,可是吃飯逛街還是隻有一個人….

很多人抱怨,成長帶來的就是朋友變得越來越少。但交友啊,最重要的不在於數量多少,而是友情質量的高低。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能有一個不問回報、毫無保留地相信你的人,我想就已經足夠了。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人生就像一趟列車,我們會在車上遇到很多人。不同的是,有人中途就匆忙下了車,有人卻陪你到了終點。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很慶幸,世界何其之大,能與他相遇;日子何其之短,能與他相守。

就像作家廖一梅說所說: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而如果你恰巧遇到了這樣一個瞭解的知己,請一定好好珍惜。


“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

所有的相遇,其實都是命中註定。

佛說:凡事不必強求,緣分不要強留。

若有緣,不請自來,若無緣,求也無用。

總有些人我們挽留不下,有些心爭取不到。屬於自己的,不用求不用爭,不屬於自己的,等也等不到。

人活一生,不就是求一個自在坦然嗎?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不要拘泥於過去。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面男主說:“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樓”。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無法重來的人生,無法慷慨給予不愛的人。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生活經不起那麼多委曲求全和刻意折騰,生活要的是舒適和坦然,而不是小心翼翼,每天如履薄冰。

與其刻意討好不值得的人,不如取悅自己,等整裝之後重新出發,相信你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情。

餘生很短,安然若素,各自溫暖就好。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經常有人問:女人為什麼要堅持自己的夢想?為什麼要活得那麼拼?

還有人說:別再談什麼夢想了,年紀再大就嫁不出去了;

看你工作那麼累,還不如趕緊找個有錢人嫁了;

女人只要嫁得好就行,沒必要這麼拼。

這不禁讓我想起,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一句臺詞:

你要盡全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想,我就會與眾不同。你也是。

所以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為了夢想而努力奔跑的過程,才是女性最獨立,最自信的時刻。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而當自己變得更優秀的時候,才不用依賴別人,一次次在家庭裡選擇委曲求全,活得畏手畏腳。

我很喜歡《沉默的羔羊》裡面一句歌詞:“我不是沉默的羔羊,我也有夢想,當明天太陽昇起,照在我的臉上,我一樣能散發光芒。”

帶著夢想,朝著陽光明亮的地方,肆意向上吧。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

還記得《詩詞大會》上的董卿嗎?各種詩詞信手拈來,各種典故如數家珍。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看著舞臺上她的言行舉止,我們才明白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人這樣形容她: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

而這一顆玲瓏剔透的詩詞心,和一身出塵脫俗的氣質,都是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才修煉出來的。


迷茫的時候,看看三毛這6句話,這才是一個人越活越好的跡象



誠如楊瀾所說:

“很多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做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你看俞飛鴻,董卿,陳數,即便年過四十,依然優雅從容。

因為讀書,才是美貌的最佳保鮮劑。

雖然讀書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財富,但是卻可以讓你內心富足。

當你愛上讀書,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偷偷愛著你。因為你會在書裡的世界,遇見最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