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資料顯示,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病。我國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現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病程、血壓、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尿酸、環境汙染物等。糖尿病對腎臟的損害,主要表現為腎小球高灌注和高濾過,腎臟血液流量不足。

簡單來說,就是血糖過高併發血壓高,導致腎臟內血液流通不暢,供血供氧不足,腎臟內組織包括腎小球、腎小管等功效部分喪失,引發腎臟纖維化,導致腎病。#清風計劃#

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一般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發生腎病及腎衰竭的幾率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對腎病不瞭解,防治不到位;二有些糖尿病腎病患者擔心吃藥會加重腎臟負擔,沒有積極用藥治療,最終導致腎病發生。

糖友如果能及時掌握這個6個治療訣竅,則能大大降低腎衰竭風險!

01

糖尿病腎病及腎衰竭的發生,都是長期高血糖導致的結果。保持血糖長期穩定是避免腎病及其他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等最關鍵的一點。

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而高血壓也是影響糖尿病腎病進展的重要一項指標,血壓高不僅會導致血糖不穩定,也會直接損害腎功能,加劇腎臟衰竭。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把糖化血紅蛋白(HbA1c)儘量控制在7.0%以下,血壓控制在130/80,更有利於防治糖尿病腎病。

02

定期監測腎功能

糖尿病腎病更是如此,越早發現治療越及時,惡化的可能性越小。防治的關鍵在於檢查,糖友要定期監測腎功能的情況,最好每3個月查1次尿常規和血常規。

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尿常規具體包括微量白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常規包括血糖、血壓、尿酸、血肌酐、尿素氮,除此之外還有特定反應腎功能的指標: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腎臟B超。

03

適當鍛鍊,控制體重

經研究表明,正確合理的運動對降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血糖穩定住,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就成功了一半。糖尿病患者運動以緩和、低強度的運動為主,比如慢跑、太極、體操、瑜伽等。

既能達到控糖的目的,同時有助於強身健體,提升免疫力,有助於減輕腎臟內炎症反應,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腎功能的穩定。

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04

清淡飲食

不論是控糖還是護腎,都需要堅持清淡飲食,包括低鹽、低糖、優質低蛋白飲食三原則。低鹽飲食要求每天每人攝入鹽不超過5g,有助於穩定血壓、減輕水腫,降低蛋白尿。

優質低蛋白飲食一方面減輕腎臟的代謝負擔,有些糖腎患者存在明顯營養過剩,減少蛋白質的攝入不會造成營養不良,還會加強消化,一方面糖腎患者伴有蛋白尿,優質低蛋白飲食有助於抑制蛋白漏出,以免蛋白尿增多加速腎衰竭。

05

保持平和的心態

糖尿病加上腎病,無異於“雪上加霜”,面對這樣的情況,一些糖腎患者非常擔心,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就怕出現腎衰竭。

每天憂心忡忡不僅對腎功能恢復不利,還會造成消極治療,對病情有害無利。所以糖友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腎病,預防有這6招

06

積極防治其他併發症

除了糖尿病腎病,也要積極防治心腦血管病、眼病等併發症的發生。這些疾病都會累及全身,因此要護腎,心臟、血管、眼睛等各個器官都不能大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