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源區,什麼時候可以再見你的神祕真容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管委會宣佈,從2018年5月24日起,禁止一切單位和個人進入黃河源頭開展旅遊活動,有幸我在2013年和2016年先後兩次到黃河源區自駕攝影,拍下了一些珍貴的黃河源圖片。黃河源頭位於位於青海瑪多縣約古宗列盆地,據黃河水利委員會1985年測量確定,瑪曲是黃河的正源,並在瑪曲曲果豎立河源標誌。

星宿海,在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這個"海"並非到處都是水,而是在相對低窪的地方集水形成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像滿天星斗一樣。但是現在星宿海已經名不符實,變成了乾涸荒蕪的戈壁。

格薩爾王登基臺遺址距星宿海10公里左右,地處青海省曲麻萊縣黃河源鄉扎加村,該遺址背靠一處小山坡上,用3平方米的厚石板築成,在傳說中,當年格薩爾坐在這個登基臺上,指揮操練嶺國的騎兵。後來人們在這裡建有八座佛塔和周長約800平方米的瑪尼石圈。

黃河經星宿海和瑪曲河,首先注入"黃河源頭姊妹湖"的扎陵湖,扎陵湖的面積達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9米,東西長,南北窄,酷似一隻美麗的大貝殼。藍天白雲之下,起伏連綿的青山和湖面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嬈。

在札陵湖北部的巴顏郎瑪山頂上有一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紀念碑以牛作為原型,銅製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黃河精神。這座山因為牛頭雕像人們也叫它牛頭山。

黃河經扎陵湖流入鄂陵湖,鄂陵湖湖的面積為628平方公里,比扎陵湖大1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鄂陵湖與扎陵湖的形狀恰好相反,東西窄、南北長,猶如一個很大的寶葫蘆。鄂陵湖煙波浩淼,波瀾壯闊,水色極為清澈,因此也叫"藍色的長湖"。

黃河第一橋在哪裡?有的說是在瑪多縣城旁邊G214橫跨黃河的一道橋樑,但是,真正的黃河源頭第一座橋樑,是在黃河還沒有流入星宿海之前,位於青海省瑪多縣扎陵湖鄉的那座橋樑。

麻萊縣麻多鄉為“黃河源頭第一鄉”,距黃河源約80公里,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我兩次到黃河源自駕拍照,都是住在麻多鄉的小學,這裡的藏族老師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我們。

黃河源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在去黃河源公里的兩邊,經常可以看到藏野驢和野犛牛的出現,我們相信,隨著禁遊令的實施,黃河源的生態環境將會進一步好轉,我們將來看到的黃河源,將是湖更清、水更美的神秘之地,野生動物的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