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都開始聊起北歐,感嘆這個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地方,北歐成了好多人的嚮往之地,大家開始學習這些北歐生活方式:瑞典的“Lagom”、“Fika”、丹麥的“Hygge”,想從這些詞語之中找到關於「幸福」的蛛絲馬跡。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除了這些舒適愜意、追求幸福的生活態度,在北歐人心底還有另外一些,不那麼容易,甚至有些磨鍊意志的精神品質,比如“詹代法則”和“西蘇”精神。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而且在北歐高福利、高幸福感生活的背後,還隱藏著高自殺率、高抑鬱發病率和SAD(季節性情感障礙)。芬蘭1/3的國土都處於北極圈內,極晝、極夜和漫長的冬季都深深地影響了芬蘭人的性格。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芬蘭人的喜怒哀樂

你可能難以想象。

抬頭就能看見的陽光,在北歐是很珍貴的,而我們每年都會經歷一次的夏天,會被當做節日來慶祝(北歐仲夏節)。

一些偉大的北歐設計、文學和電影作品的誕生,也多少與北歐惡劣的環境有關。

比如挪威畫家蒙克的著名畫作《吶喊》,蒙克經歷了太多次家庭的衰亡、親人的離去,挪威惡劣的自然環境也讓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孤獨和絕望使他承受了太多的痛苦,於是,面對血紅的落日景象,他感到突如其來的恐懼,由此誕生了這幅偉大的畫作。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吶喊》蒙克

1.

芬蘭人幸福生活的背後,究竟是怎樣扛過來的


1940年《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西蘇:一個能解釋芬蘭何以為芬蘭的單詞"。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芬蘭,毫無疑問就是“西蘇”。

"西蘇精神甚至會帶你穿透花崗岩。"一位芬蘭老人這樣說到。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SISU精神,即西蘇精神。在芬蘭語中,"西蘇"意味著力量,意味著堅持不懈地完成一項在有些人看來瘋狂、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赫爾辛基阿爾託大學的教授拉赫蒂(Emilia Lahti)做了進一步的解釋,"這是特指一種準備迎接極具挑戰性時刻的精神,是我們覺得必須破釜沉舟的氣概。可以說西蘇是面對需要勇氣的逆境時的能量和決心。"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Jonatan pie from unsplash

而在基督教路德宗的哲學中,這個詞更多表示一種壞的品質,是不善於接受命令,與他人格格不入。但在這個國家新成立的那段時期,“西蘇”的理念被芬蘭知識分子們所接受,並被視為一種特別的芬蘭品質

圖爾庫大學的文化歷史學家拉蒂寧(Rauno Lahtinen)說,"上世紀20年代,需要為芬蘭找到一些作為獨立國家的特徵。所以西蘇是一個很好的正面進取的東西。它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這個國家可以在寒冷中得以倖存。這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在尋找積極的自我形象。"

說到這我們不得不回顧一下芬蘭的歷史,“西蘇”精神的誕生。

2.

戰鬥的民族不只有俄羅斯,芬蘭的戰鬥值都爆表了


“西蘇”精神逐漸在歷史中幫助定義了這個國家:

  • 1917年12月6日。芬蘭脫離俄羅斯宣佈獨立,正式進入共和國時代。
  • 1939-1940年。芬蘭與蘇聯的進行冬季戰爭,芬蘭軍人與敵軍的傷亡比例是1∶10,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
  • 1941-1944年。芬蘭從蘇聯那裡奪回了卡累利阿地區。
  • 1944年-1945年。拉普蘭之戰,芬蘭又將德國人趕出了芬蘭北部地區。

在戰爭期間,還誕生了一位“狙擊之王”。

獵人出身的芬蘭狙擊手西蒙·海耶,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擊斃了542名敵軍。他的狙殺紀錄至今還沒有人打破,放到現在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吃雞之王”。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西蒙·海耶

海耶在戰場上不僅要經受耐心和耐力的考驗,還要忍耐零下20至40攝氏度的嚴寒和極夜帶來的漫長黑暗,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別說是狙殺敵人,連自己都性命難保。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也許就是這種極端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西蒙·海耶和所有芬蘭人那股獨有的“西蘇”精神。

他們憑著不屈不撓的“西蘇”精神,在氣候嚴寒、物資匱乏的土地上,經歷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不僅完成了從農耕國到工業國家的過渡,還從二戰中北歐五國唯一負債累累的戰敗國,變成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43000美元的經濟強國。

3.

越是艱難的環境,就越……瘋狂迷戀蒸桑拿


芬蘭的意志和體能耐力十分驚人。

在上世紀90年代,芬蘭登山家古斯塔夫森成為了“西蘇”的國家象徵,他是1993年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芬蘭人。到了2009年,他已經攀登了世界上所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並且沒有補充氧氣,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九位完成這一壯舉的登山者。

他還登上了南極洲的諸峰,並將其中一座命名為"西蘇山"。不僅如此,他五歲的兒子也叫西蘇,他的臉還被印在一款流行的芬蘭糖果上,叫做"西蘇含片"。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即使在今天的芬蘭,人們依然以“sisu”為傲,本土汽車品牌sisu,以sisu命名的芬蘭破冰船,sisu牌裝甲車。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西蘇”精神下的芬蘭人認為:一旦你做出一個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所以經常有不少芬蘭人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冬,穿著單衣單褲在戶外長跑。每年,芬蘭各地還會舉辦鐵人三項賽、馬拉松比賽、蒸桑拿大賽和冰釣大賽等,吸引著大量國民參與,其中還包括很多芬蘭政府中的高級官員。

對於他們來說,既然改變不了當下的環境,不如換一種思維方式,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插圖:Naomi Wilkinson

4.

西蘇下誕生的傳奇手機,摔不壞的諾基亞


很難想象,00後的孩子們可能從來都沒有聽說過諾基亞這個手機品牌。當年網友們調還侃諾基亞手機像磚頭。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諾基亞曾帶領芬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電子工業和通信技術的時代,在鼎盛時期,諾基亞甚至為芬蘭貢獻了4%的GDP和1/4的公司稅。

在2003年,諾基亞推出的1100款手機成為了全球最暢銷的移動電話,總計售出2.5億部。這家芬蘭公司將移動電話從可望不可及的“大哥大”,變成了人人不離手的必需品。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還記得那個著名的開機界面嗎?

諾基亞就是芬蘭“西蘇”精神的典型代表。

在1865年成立時,諾基亞只是個小木漿廠,之後成為造紙、化工和橡膠製品公司。上世紀90年代初,諾基亞經營舉步維艱。隨後諾基亞毅然決定全力主攻新興電信產業,時任諾基亞總裁的奧利拉這樣說道:“轉變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極大的勇氣、耐心和決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芬蘭人會用SISU來戰勝一切困難。”


在這個錦鯉遊遍了中國互聯網的時代,很多人寄希望於抽中錦鯉發大財,下半輩子再也不用上班。但運氣之所以被稱為運氣,因為它是小概率事件。

而我們真正能做的,依然是不斷沉澱和積累。

今天北歐人的幸福生活,是靠著堅韌的意志力和不服輸的精神打拼出來的,所以他們看起來溫和、樸實,他們重視教育、美學和社會福利。

也正是這樣的“西蘇”精神,引領著那裡的人們,成就了今天。芬蘭人永遠不會忘記“西蘇”精神,永遠以“西蘇“為驕傲。

這樣一個優秀的精神品質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北歐的生活真的那麼好嗎?”

“如何像北歐人一樣去生活?”

真的要學習北歐生活方式“被北歐化”嗎?

也許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心裡應該都有了答案。

一起學習西蘇式的生活態度:

1、真正“斷網”

2、擁抱寂靜

3、安排獨處的時間

留言和F聊聊:

你有多久沒“為難”自己了?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FikaFika是一家以咖啡館為載體的北歐家居潮品集合店,致力於向大眾推薦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和提供觸手可及的北歐好物。目前已經和多家北歐品牌開展代理銷售和市場推廣合作。

FIKA源於瑞典語中的Coffee Break,在瑞典,拉上三五好友一起FIKA不僅是每天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項重要的社交活動,很多重要的決定和創新都來自FIKA時刻。

如果真實的北歐是這樣的,你還願意“被北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