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什麼食物會讓你感到噁心?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是網絡公敵“香菜”、還是早已經被融入到各種料理的“榴蓮”、還是發現室友在煮“螺螄粉”?

自古以來,人們對臭味食物總是愛憎分明,誰也無法撼動對方。

(並且一定有覺得這三樣東西都很好吃的人)

有一位瑞典人,竟然收集了來自全世界的噁心食物。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沒錯,就是髮際線堪憂的這位

博物館的創始人Samuel West韋斯特博士,就職於瑞典著名學府隆德大學,是一名心理學研究員,從事企業文化、創新機制相關研究。

在這之前,他舉辦的“失敗博物館”收集了來自全世界知名公司的失敗產品,“大公司不為人知的黑歷史”,立馬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引起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韋斯特和他的“失敗博物館”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失敗博物館”內部

在這之後,韋斯特又開始研究人類食肉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了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蛋白攝入的辦法,於是萌生了“噁心食物博物館”這個創意。

“噁心食物博物館”中有80種展品,帶來「優雅」與「噁心」極端對立的雙重體驗,那些看起來就讓人難以接受的食物,被端端正正的放在玻璃展架中,按照真正博物館的標準來陳列、拍照。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噁心博物館”的陳列,極簡風十足

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很難客觀的去看待這些食物……因為有些食物給我們帶來的簡直是對“三觀”的衝擊。F找了幾個比較特別的展品,我們來感受一下。

瑞典:鯡魚罐頭 | Surströmming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鯡魚罐頭是瑞典的傳統食物,由處理過的鯡魚在罐頭中自然發酵而成。

發酵鯡魚奇臭無比,有納豆的300倍臭!就連瑞典政府都規定,不許在住宅區內開啟鯡魚罐頭,比泰國不許帶榴蓮進酒店要厲害多了……

冰島:發酵鯊魚肉 | Hákarl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風味人間中也介紹過它

和鯡魚罐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冰島的發酵鯊魚肉,由於捕魚的危險性和繁瑣的製作過程,使它價格不菲。

但再貴也不能讓人忽略掉它的臭味,曾經有人說,冰島臭鯊魚肉聞起來簡直像是在美劇《行屍走肉》的現場,到處都是腐肉的味道。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瑞典:甘草糖 | liquorice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瞭解北歐文化的人一定見過這個黑乎乎的東西,你能在各種節日慶典中見到它,北歐人對它絕對是真愛。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糖果為什麼要做的這麼黑暗啊啊啊

甘草糖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銨,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喝廚房消毒水……F之前嘗過一次,那個味道簡直就是在生嚼大料!

中國:麻辣兔頭 | spicy rabbit head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終於輪到中國的食物上場了!第一個引起F注意的就是這個:麻辣兔頭!也許外國人沒法接受把動物的頭做成食物這種設定吧……

但是麻辣兔頭真的很好吃啊!按這個套路,把博物館裡中國的展品湊到一起,大概能開夜市了。

中國:皮蛋 | century eggs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皮蛋,CNN網站上美國人民票選出來的全球最噁心食物第一名,當時CNN寫道:皮蛋的味道嚇人,外型也怪異,像是魔鬼生的蛋。

不過看了大家的評論,我釋然了。在一個合格吃貨的心中,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秘魯:天竺鼠 | cuy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天竺鼠又叫豚鼠,沒錯,就是被好多人養做寵物的豚鼠。秘魯人吃天竺鼠的花樣有很多,燒烤、煙燻、油炸……

但這個F並不驚奇,論吃竹鼠的一百種理由,我們有華農兄弟啊!!!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意大利:活蛆奶酪 | Casu marzu【前方高能!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最後這個真的是重口味,單單“活蛆”這兩個字,就知道它並不簡單。據說吃的時候這些蛆蟲可以跳6英寸高,必須戴著防護眼鏡吃,免得鑽進眼睛裡。

並且,吃進肚子裡的蛆蟲還不一定會死掉。然而這種食物已經被意大利政府明令禁止了,只能在黑市上買得到。


至於這些帶有無敵“氣味”的食物,是如何展示的問題,韋斯特也是費盡心思。

最後選擇用醫用除味罐來封存,參觀者完全不用擔心整個博物館會飄蕩著某些食物的濃烈異味,並且每天至少更換一半的展品以保持食物的新鮮。

能吃的博物館

看了這麼多獵奇的食物,一定有好奇心爆棚的人,想嚐嚐它們的味道到底如何吧?但是博物館裡的展品能吃嗎?能。

館長韋斯鼓勵大家到現場多品嚐幾種食物,秉承著「好東西要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的原則,館長還設計了“組團試吃”的比賽。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韋斯特說,自己已經試吃過博物館裡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食物了,他個人覺得最“噁心”的是菲律賓的毛鴨蛋,吃完就吐了。

其實,與其說整個展覽是在奪人眼球、尋求刺激、又或者是引起爭論,館長韋斯特辦展的更深層目的,是想引起人們對文化差異的思考。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韋斯特說:“厭惡是人類六種基本情緒之一,厭惡的進化功能是幫助我們避免食用可能有危險的、汙染、有毒、變質的食物。厭惡作為一種情緒是本能,但我們認為令人厭惡的東西卻是文化習得。”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會對那些並不熟悉的事物產生厭惡情緒,而那些伴隨著我們長大、非常熟悉的事情並不令人噁心——無論它們是什麼。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有些食物在你看來很噁心,在別人眼中卻是美味佳餚。”

是否應該重新定義“噁心食物”?

除此之外,「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同樣也是博物館想探討的訴求之一。

韋斯特說:“當我們發現昆蟲是更環保的蛋白質來源時,我們可能需要質疑我們對於’厭惡’的定義了。”

韋斯特希望以更環保、更健康的方式來攝取蛋白質,比如減少吃豬肉、牛肉,多吃蛋白質豐富的昆蟲。或是鼓勵人們嘗試一些正在研製或推廣的可持續食品,比如實驗室培育的肉類。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博物館還展出了被打了各種激素藥劑的小豬

韋斯特說:“如果你直接問人們願不願意吃蟲,他們一定會說好惡心。這就是障礙所在。而展覽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明白,沒有任何客觀判斷噁心的衡量標準。也許有人看完展覽,會突然意識到,‘也許蟲子不像我想的那麼噁心’。”


“噁心這件事,純粹是從文化中學來的。”

“噁心食物博物館”將從10月29日起開放三個月,門票價格為185瑞典克朗(約140元人民幣),兒童免票。最奇葩的是,博物館的門票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紙質卡片,而是一個印有博物館logo的嘔吐袋……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留言和F聊聊:

哪種食物對你來說有點“噁心”?

gfycat、facebook-disgustingfoodmuseum

http://www.sohu.com/a/272586707_788514

http://ex.cssn.cn/bwg/201812/t20181226_4800613.shtml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VU571ER0517R24N.html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FikaFika是一家以咖啡館為載體的北歐家居潮品集合店,致力於向大眾推薦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和提供觸手可及的北歐好物。目前已經和多家北歐品牌開展代理銷售和市場推廣合作。

FIKA源於瑞典語中的Coffee Break,在瑞典,拉上三五好友一起FIKA不僅是每天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項重要的社交活動,很多重要的決定和創新都來自FIKA時刻。

瑞典有個“噁心食物博物館”,中國皮蛋、麻辣兔頭都上榜了




關注我們,

一起縱向探索北歐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