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兩位中國著名養生專家會英年早逝,難道養生理論不可信?

為何兩位中國著名養生專家會英年早逝,難道養生理論不可信?

養生之道

為什麼中國著名的養生學家,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研究所劉副所長還會英年早逝,難道養生理論不可信?

2018年中醫和西藥的醫學界泰斗級人物有二位英年早逝,分別是“時代楷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王逸平,和中國著名的養生學家,原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研究所副所長劉長喜,都是55歲英年早逝,令扼腕嘆息,同時,也讓我們浮想聯翩。中國著名的醫學養生學家55歲就走了,那麼一般人又該情何以堪呢?養生理論還可信嗎?

我們看《黃帝內經》是怎麼說健康養生的: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歧伯說:“上古之人,知'天地之道',遵循陰陽之消長,行事符合天文術數曆法不背天而行。飲食有節制,生活起居有規律,不使身心過勞,所以能使外形和精神強盛,而安享天年曆百年方去。

現在時下之人不以為然,把酒當果汁暴飲無度;經常心生妄想,不切實際。醉後行房以滿足其慾望而竭其精,耗散其元氣。不知保持精滿的好處,不知精神專一的好處。只求心欲的發洩,毫無節制的作樂,生活起居毫無節制,所以一過50歲至衰老。

這段話告訴我們,人動不動就會生病,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生活習慣嚴重違揹人體氣機的運作規律和自然運行的規律就會損傷身體造成疾病。

由此可見只要按照人體健康的需求生活,是可以健康長壽的,而這兩位專家英年早逝,而這兩位專家是為了大眾的健康,忘我的工作,導致過勞,導致身體受損,造成了健康問題。其沒有很好的把健康養生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上,沒能做到知行合一,實踐養生理論提供的方法,所以才會英年早逝。其實,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都懂得一些養生方法,但踐行的人卻不多,這也是諸多的“老年病”年輕化的原因之一。

總之,在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壓力越來越大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好好的養護自己的身體,只要做到順應時節,合理起居,均衡營養、適當運動按自然規律來注意保養身體。就能遠離疾病,保持健康。

所以養生之關鍵在於踐行,那怕按照身體健康的需求,按照科學養生方法,改變一點點不良的生活習慣,就能收穫多多的健康。

關注 #學著健康# 每日分享健康知識及回答健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