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隱藏債務、高管借錢不記賬、董祕吹牛 上交所手撕3家奇葩上市公司

本報記者 王迎春 北京報道

最近3天,上海證券交易所對3家公司分別開出了監管關注函,它們分別是信雅達(600571.SH)、中路股份(600818.SH)、劍橋科技(603083.SH)。這3家公司被關注的理由各有不同,其中不乏笑點。

5G網絡商業運用是當前市場關注的熱點,哪家上市公司會率先吃到這場技術革新的福利自然是當前股民關注的話題。2018年12月13日,有投資者通過上交所網上互動平臺向劍橋科技詢問公司5G應用的進展,董秘謝衝回答,公司的室內5G基站已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並已經開始大批量向客戶發貨。此言一出,市場聞訊而動,當天漲停收盤。此結果招來了監管層的關注,然而查問之下方知,謝衝的言論純屬吹牛。

次日,劍橋科技不得不發佈澄清公告,澄清公司的小基站尚未應用在5G網絡中,前述大批量發貨並未應用於5G。事實清楚後,上交所認為謝衝發佈的信息不準確、不審慎,也未提示有關風險,可能對投資者決策產生誤導,因此決定對謝衝予以監管關注。

不同劍橋科技言過其實,另有2家公司受關注與隱瞞信息有關。

中路股份的控股股東於2018年7月3日和23日分別與東方證券和蘇州市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做了兩筆股票質押融資。對於這兩筆債務,控股股東似乎沒有放在心上,錢雖然借到了,但事成之後沒有通知上市公司,此事直至3個月後中路股份才披露。對於控股股東此種做法,交易所表示明顯滯後,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因此對這位控股股東予以監管關注。

信雅達的董事刁建敏,在擔任子公司上海科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科匠”)總經理之時,向上海科匠借了200萬元,這筆借款直至3個月後才歸還。不過上市公司對這位董事與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沒有履行信披責任,在相關方的查詢下,原來從2015年至2016年,公司多位高管曾從公司借款但這些都沒有記賬。這位董事的行為也讓公司財務總監和董秘受牽連,3人一同被上交所予以監管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