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擬發佈15個新職業 阿里平臺貢獻三分之一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公示擬發佈15個新職業。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等。這些都是以阿里巴巴平臺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所創造的新就業。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表示,“今年我們不僅不會裁員,還要大力發揮阿里巴巴平臺的作用,全力拉動消費,帶動更多的製造業和服務業訂單。”張勇強調,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人社部擬發佈15個新職業 阿里平臺貢獻三分之一

菜鳥無人車保姆


31歲的黃祖勝是一位數字化管理師,在全球最大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工作,過去一年他收到的offer超過30個,成為炙手可熱的新人才。原來,他利用阿里巴巴旗下智能移動辦公平臺釘釘,幫助許多公司解決了管理方式落後的問題,企業得以降本增效,實現數字化轉型。

釘釘目前已經創造了20多萬個數字化管理師崗位,遍佈全國一二三線城市,橫跨互聯網、服務、製造業等眾多行業。到2019年3月底,釘釘還將培育100萬名數字化管理師,為新就業拓展更廣闊空間。


人社部擬發佈15個新職業 阿里平臺貢獻三分之一

淘寶直播衍生出的新職業之一——場景包裝師


在阿里平臺上已經湧現出更多新的職業類型和就業機會。天貓新零售的智能導購、盒馬鮮生的採購員、AI訓練師、阿里雲智能工程師、本地生活服務300多萬蜂鳥小哥……阿里平臺創造和衍生出眾多新就業,並營造了公平、包容的就業環境,成為傳統就業的補充。在“人手一輛購物車”的“國民應用”淘寶上,千差萬別的消費需求也催生了新職業,從主播、網紅到他們背後的經紀人、場景包裝師、直播講師等,僅因淘寶直播興起的職業就多達數十種。


人社部擬發佈15個新職業 阿里平臺貢獻三分之一

人工智能訓練師,訓練機器人提供客服服務。


“科技和生產力的提高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需求結構隨之發生改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標準處處長葛恆雙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在就業領域,廣闊的新消費需求必然孕育著大量新工種、新職業。

根據《2018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18年阿里巴巴國內零售平臺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558萬個,還由此帶動了上下游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售後服務等環節,產生了2000多萬個就業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