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中一條大河很有個性,自東向西倒流,全流域美景如畫


在西南地區武陵山中有一條美麗的河流,與大多數的江河不同,它是那一條倒流的河,由東向西,奔流於崇山峻嶺間,以不同的流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

河流發源於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經湖北省咸豐縣、重慶市黔江區、重慶市酉陽縣龔灘古鎮匯入烏江,全長249公里,是烏江的第一大支流,同時也是土家族、苗族兒女的母親河。

這條流經兩個省市的河流在湖北省境內名叫唐崖河,重慶市境內名叫阿蓬江,阿蓬是土家語言,是雄奇、秀美的意思。

阿蓬江集原始峽江、溫泉、溶洞、間歇泉、天生橋、大漏斗、地下暗河、懸棺八大特色於一體,江水衝破崇山峻嶺,一瀉千里,山高谷深,絕壁對峙,形成獨特的峽谷風光。

阿蓬江黔江境內有兩個各具特色的峽谷,官渡峽和神龜峽,官渡峽位於重慶市黔江區馮家鎮,距黔江城區18公里,因古驛道從這裡渡船過江而得名,峽谷全長15公里。官渡峽沿峽兩岸懸崖峭壁,江水蔚藍清澈,清幽雅緻,景緻迷人。

古代詩人描繪:“入峽疑無路,依山好放船。千尋雲外徑,一線甕中天。水寨龍長臥,漁灘鷺自眠。白蘆終古散,待訪洞中仙。”峽中著名景點為“一線天”,置身其間,伸手觸岸,天際一線,歎為觀止。

其次是“苗家水寨”遺址,當地龔氏祖先為避兵亂,居住於峽內三面環水、一面絕壁的孤山之上,如今水寨石門、祠堂等遺址尚存。官渡峽絕壁之上有三處古代“崖墓葬”,分佈於懸崖峭壁之上,加之半山腰神廟懸空而建,令人暢想。

神龜峽峽口位於黔江區阿蓬江鎮,因峽口兩山酷似雙龜對臥而得名。神龜峽兩岸高山絕壁,河中灘險水急,落差極大,多年以來人跡罕至,全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呈現原始自然風貌。

神龜峽全程僅有一處看得到人煙,其餘皆為高峽深谷,置身其間,遠離人世悲歡,寵辱皆忘,恍若隔世,無異世外桃源。

神龜峽水深從數米至85米不等,山高水深。由於阿蓬江干流沒有工廠,加之附近均為農業地區,所以江水沒有遭受汙染,終年水質清幽碧藍。

山的雄壯,水的柔美,組合成神龜峽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在懸崖峭壁上,到處是懸垂的石鐘乳,有的如雄獅觀潮、猿人餵奶,有的似牛肝馬肺、象鼻吸水,有的像猴子撈月亮,像龍爪,像仙人田,似人擬物,奇形怪狀,千姿百態。

阿蓬江是一條美麗的河流,風光雄奇而又秀美,數百萬的土家苗族兒女依河而居,在她兩岸繁衍生息。這裡民俗獨特、民風淳樸,人們除了耕田種地、佈網打漁外,這一帶諸如瓦窯、煮酒、鍛造、編織等傳統的手工製造業,曾一度興盛發達。

阿蓬江邊有一座千年的古縣城遺址,石城古縣遺址處在阿蓬江與段溪河交匯處的一級臺地,從隋開皇5年(585)建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阿蓬江流域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是革命老區,紅軍高級將領,湘鄂西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的萬濤烈士就是從這裡走出去,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革命生涯。烈士的故居在阿蓬江邊黔江區馮家街道。

劉伯承、鄧小平、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在阿蓬江留下了戰鬥的足跡,他們曾經數次渡過阿蓬江從事革命活動,從此,濯水古鎮黃泥坨渡口被更名為紅軍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