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這4種常見的食物,容易引起中毒,終有一天會引“病”上身

吃這4種常見的食物,容易引起中毒,終有一天會引“病”上身

我國是美食大國,但美食之中也往往暗藏著危機,可危及生命,除了有健康觀念的醫護人員外,其他人還真容易出現“問題”。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們醫院最近收治了一名因貪吃而食物中毒(亞硝酸鹽中毒)的女性患者,因吃了一碟醃製的豬耳朵,半小時後全身皮膚髮紺,頭暈、乏力,被送入搶救室搶救。

當亞硝酸鹽中毒時,人體內的亞硝酸可與血紅蛋白結合,血紅蛋白中的Fe2+被氧化還原呈Fe3+,即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後者是無法用來運輸氧及可逆地釋放氧,最終導致了機體組織缺氧。這4種常見的食物容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需要警惕,否則終有一天會引“病”上身,這4種常見的食物包括醃製的鹹菜、醃製的肉類、井水、變質腐敗蔬菜。換而言之一些含有較多亞硝酸鹽或硝酸鹽的食品都屬於比較危險的食品。

吃這4種常見的食物,容易引起中毒,終有一天會引“病”上身

目前來說國家允許亞硝酸鹽作為一種肉製品產生加工的食品添加劑,但其劑量被嚴格把控,若在生產過程中超過衛生標準規定的安全劑量時就可引起中毒;亞硝酸鹽安全劑量很低,只需要攝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 攝入1~3克就可致死,亞硝酸鹽中毒發病快慢與攝入亞硝酸鹽的數量及濃度有關,嚴重者可引起機體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可引起休克。

因此若進食了這四類食品出現了皮膚髮紺、胸悶、氣促、頭暈、頭痛、心悸等不適,還真應警惕“中毒”可能。當然若中毒程度重,還可出現出現心律不齊、血壓降低、肺水腫、驚厥或抽搐、昏迷,嘔吐等一系列表現,危及生命。

吃這4種常見的食物,容易引起中毒,終有一天會引“病”上身

我們在日常生活飲食中要儘量少吃或不吃醃製品,可選擇性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剩菜剩飯不可在高溫下存放過長,若實在嘴饞,新鮮醃製的食品應存放時間超過15天,再適量食用。有時候在臨床上工作久了時不時都能遇到或聽見一些很奇怪的事情,例如吃十五包辣條而亞硝酸鹽中毒的人(辣條也含有亞硝酸鹽)。文章結束了,大家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