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提到東南亞各國的海軍,首先會想到什麼?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規模小。這個規模小,一方面是海軍的整體規模小,另一方面則是這些國家的艦艇排水量小。其次,就是在這些國家海軍建立之初,接收了大量的二手艦艇。雖然,依靠小型快艇和二手軍艦,東南亞國家建立了一支聊勝於無的海軍。不過,對於東南亞小國而言,其海洋安全更多的是寄託於大國。該地區很多國家,都曾經邀請美國、蘇聯等國建立軍事基地。將其海洋權益,納入這些國家的“大國利益之中”。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不過,隨著“冷戰”的結束,有的大國由於利益範圍縮減無力繼續承擔原來的“保護”任務,比如蘇聯/俄羅斯,就從越南的金蘭灣撤走;而有的則不願意再給這些小國貢獻“免費午餐”,比如美國就從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撤走。再加上東南亞各國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所以發展海軍成為了當務之急。尤其是到了21世紀,東南亞海軍各國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於是,東南亞各國紛紛開始大肆採購艦艇。但是,這些國家礙於經濟狀況和戰略,所採購的大多以輕型護衛艦為主。比如,越南從俄羅斯購買的“獵豹”級,印尼從荷蘭採購的“西格瑪”級,馬來西亞從德國引進了MEKO-100……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這種“小巧靈”的近海海軍戰略,雖然與東南亞國家的財力和海洋戰略吻合。但是,依然有兩個國家對此持否定意見。一個是泰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外國採購各種“大型軍艦”。比如,泰國就從西班牙採購了滿載排水量11485噸的“扎克里.納呂貝”號輕型航母,還從中國採購了滿載排水量2500噸級的的“納萊頌恩”級護衛艦。雖然,“扎克里.納呂貝”號航母是世界最小的航母,但是依然可以在東南亞傲立群雄。而“納萊頌恩”級護衛艦,在當時絕對是一艘性能不錯的“中型艦艇”。如今,泰國更是升級換代,從韓國引進了排水量近4000噸的DW-3000型護衛艦。繼續鞏固著自己在東南亞的海洋大國地位!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除了泰國,還有一個國家同樣也沒有靠引進輕型護衛艦來加強自己的海軍實力,這就是被稱為“馬六甲毒蠍”的新加坡。這個國土面積僅714.3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的“彈丸小國”從法國購買了6艘3000噸級的“可畏”級護衛艦,還自行建造了滿載排水量8000噸的“堅韌”級坦克登陸艦。如今,更是將建造14500噸的兩棲攻擊艦提到了海軍發展的日程之上。可以說,新加坡海軍的實力,別說在東南亞首屈一指,即便是與很多歐洲國家相比也不落下風。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或許是泰國和新加坡刺激了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脆弱”的神經,於是紛紛拋棄那些小富即安的思想,開始發展自己的“大型戰艦”。比如,新加坡的“鄰居”馬來西亞,就在2012年從法國訂購了6艘“追風”級護衛艦。這型,原本是排水量為2400噸的輕型護艦,在馬來西亞的要求下,法國海軍造船局進行了改進,滿載排水量達到了3000噸。而且艦載武器也是精心選配,反艦導彈是挪威的“海軍攻擊導彈”,防空武器為歐洲導彈集團的垂直髮射型“雲母”導彈防禦系統,主炮則是瑞典研製的57毫米Mk3型隱身艦炮。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別看馬來西亞一氣採購6艘“追風”,但是在東南亞各國中艦艇發展最快的當屬菲律賓。就在5年前,菲律賓的主力還是一艘服役76年的“坎農”號驅逐艦,以及英國的二手“孔雀”級大型巡邏艇。但是,到了2012年之後,菲律賓給人以“士別三人,當刮目相看”的感覺。菲律賓一方面從美國接收了“漢米爾頓”級巡邏艦,並直接將其升級為護衛艦。之後,又從韓國進口了兩艘HDF-3000型護衛艦。這型護衛艦,是韓國“仁川”級護衛艦為基礎打造的出口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3251噸。

東南亞海軍“鳥槍換炮”開始升級!開始建造3000噸級“鉅艦”

雖然,3000噸級的戰艦,在如今動輒5000噸以上的戰艦時代,絕對屬於“小字輩”。而且這樣的戰艦,放眼整個西太地區或許屬於中小型,但是在東南亞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鉅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