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投奔兒女,兒子閉門不見,女兒笑臉迎接,一個月後驚喜來了

陳大娘是個思想觀念十分傳統的農村婦女,她生活在一個十分偏僻的山村裡。

現在已經是男女平等的社會了,但這小村裡的人依舊堅持著重男輕女的這個觀念,因為女兒遲早要嫁人,兒子永遠都是一家人。

母親去投奔兒女,兒子閉門不見,女兒笑臉迎接,一個月後驚喜來了

村裡人家家幾乎都是這種想法,陳大娘也不例外,陳大娘第一胎生的是女兒,取名叫楠楠,因為陳大娘十分想要一個男孩,所以連女兒的名字都與”男“字同音。

陳大娘又毫不洩氣的繼續生,果然第二胎是男孩,取名叫小豪。陳大娘與她的丈夫那可是高興壞了,他們十分溺愛自己的兒子,幾乎是把全部的愛和心血都放在了兒子身上。作為姐姐的楠楠也是十分懂事,從不跟弟弟爭搶什麼,再加上陳大娘的教育,是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

母親去投奔兒女,兒子閉門不見,女兒笑臉迎接,一個月後驚喜來了

相比之下小豪就比較調皮,每天都惹事,性格十分頑皮,再加上家人的過度寵愛,就更加猖狂了。

在楠楠讀高三那年陳大娘不小心出了一場小車禍,結果腿骨折了,出院後就一直在家裡養病,丈夫每天要料理家裡的幾十畝地,又要照顧她,楠楠不想讓父親太累,就主動提出輟學,在家裡照顧母親。

對於女兒這個決定陳大娘是高興的,因為小豪再過兩年就要高考讀大學了,家中的生活條件根本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本來陳大娘還一直為這事發愁,這下好了,楠楠自己提出輟學。不久前楠楠的班主任就來家裡找過,讓楠楠繼續讀書,說楠楠成績很好,這馬上就要高考了,一定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其實陳大娘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認為女孩是不管讀書多少,總歸都是要嫁人的。

兩年後,小豪果然不負眾望考上了大學,而楠楠則是嫁到了隔壁村裡。

母親去投奔兒女,兒子閉門不見,女兒笑臉迎接,一個月後驚喜來了

接著又過了幾年,陳大娘的丈夫因車禍去世了,自己也不願意自己在這裡住下去,就想著去兒子那裡住。小豪在城裡買房時,自己和丈夫也是幫他們交了首付的,她覺得去兒子家跟自己家一樣。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小豪後,小豪只是支支吾吾,很是為難。到了兒子家門口,兒子則是閉門不見。

陳大娘很是生氣,氣沖沖的走回家裡,只見女兒楠楠笑臉盈盈地將自己迎到了家裡。

雖然楠楠和丈夫的生活過得不是很好,但她對陳大娘是十分的好,每天為陳大娘做她喜歡的口味。

現在的陳大娘是又後悔又自責,她後悔曾經的重男輕女,後悔當初沒有讓女兒上大學。

一個月後,陳大娘的老房子被列入了拆遷範圍,有10萬元的補償,拿到錢後的陳大娘一把把錢都給了女兒楠楠。楠楠是又驚又喜,但是堅持不肯要母親的錢,還說給母親養老是十分正常的。

聽了這話,陳大娘哭了,她決定,她一定要將這筆錢留給女兒,就當做是對她的彌補吧。

網友一:有兒有女的家長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兒子防老,難道女兒就不能防老嗎?

網友二:跟我家情況有些像呢,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事在我身上重演!

網友三:兒女都一樣,都不應該對孩子太嬌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