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短信正在復活?業務真的增長了,可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

一早被一堆關於短信要復活的營銷號文章給刷了屏。

不能夠啊!我都多久沒發過短信了!

似乎也有好久,沒人給我發過短信了!

一臉懵逼的問了問身邊的朋友,似乎大家都差不多!

可事實上,短信真的正在復活啊。

聽說短信正在復活?業務真的增長了,可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

好傢伙,看數據很猛:

短信已經連續5年出現負增長。2013年成為增長的拐點,2014年移動短信業務量更是大跌了兩位數,下滑14%。

拐點出現在2018年,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短信業務量大幅度提升了14%;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133.3億條,同比增長7.7%。

聽說短信正在復活?業務真的增長了,可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

看起來好像短信真的在復活,可你我都沒用,誰在用呢?

答案或許是,其實你我都在用,只是用了不覺得用過。

是不是很有點繞口令的味道,但事實如此,沒辦法。

這不,相關的文章都承認一點:公益短信、企業拜年短信、各大App春節力推應用下載的短信驗證碼業務,成為了數據增長的強勁拉力。

說白了,就是各種大多數人不看,或者只是看驗證碼的短信,出現了井噴。

或者換言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微信、陌陌、探探乃至其他社交應用擊穿了實現場景底板的短信,最終作為了移動互聯網的底層基礎設施“活了下來”。

一切只是為了證明:你的手機真的是你的手機,而且在你手上。

聽說短信正在復活?業務真的增長了,可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

作為一個驗證碼的“客戶端”,短信活的是否滋潤,很難說。至少,在用戶眼中,它已經沒有了存在感。

此處,把垃圾短信和廣告短信這些完全不該被看見的東西,先期驅逐出短信隊伍,何況,那些在用戶眼中,更沒存在感。

為何短信失去了存在感呢?

沒有人再為收到一條短信而興奮,它只是一個驗證碼。

讓你可以註冊或使用某個應用或者功能,如此而已。

短信在這裡成為了一道安全閥,如此而已。

這些短信,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應你所請,發給你,沒有任何驚喜感。

還有一波短信,或許能帶來一些驚喜感,卻沒有人樂意記住它叫短信。

比如內容創業者,或許一些平臺有設定功能,當日收益滿多少,就短信通知一下。

這樣的短信,只是平臺的一個功能實現,如此而已。驚喜的來源,還是賺錢了。

類似的情況更多在銀行短信上,進賬了短信通知下、出賬了短信告知下。

作為底層應用的短信,所有的功能依然集中在“你的手機是你的手機”。

或者還附帶在證明了“你的手機還在你手上”後,讓你知道“你的賬號都很安全”。

短信也就這麼點功能了,難怪沒有存在感。

從過去的交流、互動、告知、通知乃至各種功能的實現長鏈,縮短為了當下的一個“證明”短鏈。

聽說短信正在復活?業務真的增長了,可已經不是昨天的模樣

短信也就只是這樣了,它其實已經進階到了“微信”,所以現在殘留的只是還具有功能屬性的一個“證明”材料。

一旦某一天,能夠用別的方式,更加簡單的證明“你的手機是你的手機”了,短信也就真的要涼涼了。

請注意,是更加簡單。因為現在不是沒有其他證明方式,只是要麼用戶麻煩、要麼平臺麻煩、要麼成本麻煩、要麼安全性不靠譜。

但不是沒有,目測短信作為“驗證碼”存在的第一殺手,或許可能是人臉識別。

刷個臉比輸入驗證碼要簡單,只是現在還不夠安全和靠譜罷了。

但,總有那麼一天到來。

屆時!就用這篇當作悼念短信的墓誌銘吧。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