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回老家过年,特意带了两本纸质书,下载了十几部影片,为的就是在一个难得闲下来的大段时间里,可以安静地沉醉在自己的喜欢里。

家里没wifi,不过咱虽不是土豪,手机充个几十个G的流量还是小事一桩。原来的想法是,能有什么啊,网上的行走范围有限,总不至于天天抱着手机吧。

让人大跌眼镜的,这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抱着手机,看一堆莫名其妙可有可无的信息,抖音,网易云音乐,头条,微信,等,一只手能数得过来的平台,承包了年前年后的大段时间。

于是,那两本书还在箱子里孤独寂寞冷着,一部《阿甘正传》翻出来看了几次,断断续续贯穿几天时间,才算凑合着看到结束。当然,作为文艺女一枚,还是有点儿话可说的。

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关于初相见,那个清代多情的词人纳兰性德有一首诗,深有感触者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意思就不解释了,相信略通诗词的人都知道个大差不差。一句话来阐述,就是一生只爱一个人,如初见般将爱情进行到底,分明,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

可是,看到影片里那个被别人视为弱智的阿甘,却是行尽一生,心心念念,无法舍弃的,还是他在幼时初次乘坐校车时,遇到的那个女孩珍妮。

想想,她做的也很普通平常啊,不过是从最初让被一众人排斥的阿甘坐在她旁边的位置,听他说话,和他交谈,到后来成长岁月里的形影不离,在别人来挑衅的时候,大喊: 阿甘,跑。

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抛去影片的时代背景,和里面所赋予的时代精神,阿甘能在影片上映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旧让人动容,生不出疏离感,还是有点儿道理的。

在我,首当其冲是阿甘的真诚和专注,他在对待所谓的事业、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全世界时,随心随性,简单直接,始终如赤子之心,实在难得。

珍妮是阿甘从幼年便亲近的女孩,纵使成长过程里受着家庭的影响,成年后又受着时代的影响,做着一些和阿甘的世界距离遥远的事情,又几度从阿甘身边走开,都没让她在阿甘的心里失掉份量。

当他们最后终于在一起时,一段平常对话,让人感受到相信和记得一个人,随时随地把ta放在心里的美好。

珍妮问:

“嘿,福雷斯……你在越南害怕过吗? ”

阿甘回道:

“是的。我……我不知道。当雨停的时候,有时能看到星星……那感觉很好,就像太阳下山前 ,在拉巴特湾 ,海面的闪闪鳞光……就像山间的湖水,那样的清澈,珍妮,就像另一片天空,两重天空。还有在沙漠里,当太阳升起……我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 ,真是美丽。我但愿那时和你在一起,你确实在的。”

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去年马良一首《往后余生》,轻而易举击中多少人心底的温柔,往后余生,四季冷暖是你,平淡,清贫,荣华是你,心底温柔,目光所致都是你。想一想,完美地唱出了初见的美好,一眼万年的感觉。

可时间是个魔术师,总会让人走过不同的路,你,我,他,她,总有不同。近距离的相处,又如同放大镜成倍显现了个体的差异。于是,人与人之间缘起缘落,便如同天上的云聚云散,再平常不过,也渐心生坦然。

有时,我就会想,是我们太聪明了吗?自己给自己找了太多的理由,这山望着那山高,想着诗和远方,而忽略了去打造经营近处的风景,不知道阿甘那样的人,在现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下,又会有怎样的际遇,不过是真的向往他的那种简简单单地相信,想做什么就专心去做。

时间总是飞逝,转眼又一天过去,觉得还是得少关注些杂七杂八的信息,把自己带回的那些书和电影看了吧,毕竟,都是有着初见的美好于心的。嗯,好像写着写着就偏了,论智商,或许我是真不如阿甘了。

如果说有一生如初见,我只服阿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