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旅遊必備攻略 探訪蘇州古城最高建築——北塔報恩寺


所有圖片為本人實拍,歡迎在下方評論、點贊和關注。報恩寺塔為九級八面磚身木簷混合結構,高76米,佔地878平方米;塔內部為雙層套筒,八角塔心內備層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設在雙層套筒之間的迴廊中;報恩寺塔是中國2000多座樓閣式寶塔中“上為令盛,下為重樓”的典型,各層塔門過道和塔心室門上的磚砌鬥八藻井等仿木構裝飾,結構複雜,是研究宋代小木作形制的實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我們遊玩拙政園的時候,一走進園林的中部花園就可以看到此寶塔,當然,此寶塔距離拙政園有2公里之遠,這是園林造景手法中的借景運用的最好的一例。

寺前的四柱三間五樓石牌坊,坊匾上書“報恩寺”三字,背面書“北塔勝蹟”四字。原建於馬醫科巷申時行祠前,俗稱“申祠牌樓”,原明間字牌正反面分題“忠良柱石”和“獨秉純忠”,次間坊上書建坊緣由,是明代萬曆四十五年為紀念內閣首輔申時行建造的。1979年“申祠石牌樓”被移建於報恩寺前。改名換姓成了北寺塔的門戶。據說這是蘇州僅存的明代石柱木構大型牌樓,本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一張北寺塔的全景,寶塔通高76米,為蘇州古城區14.2平方公里之內最高的建築。以前可以登上寶塔,欣賞古城區“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美景。自從大概5年前4號線地鐵的修建開始,禁止登塔。

寺廟沒有嚴格的天王殿,巧妙的運用了太湖石和其他石頭的雕刻,此圖相當於天王殿的正面彌勒佛。

此圖為石雕的反正,韋陀菩薩,傳說為寺廟的守護神。俗話說,進門拜彌勒,出門拜韋陀。此圖中韋陀手中的降魔金剛杵是豎式拿法,說明此寺廟是非接待寺,就是說古時候雲遊四方的和尚到此吃和住,是要留下香火錢的,如果是橫向拿法,則一切免費。

寶塔底層“報恩萬歲寶塔”的題詞,為江蘇省佛教協會已故名譽會長名學長老所題。

看了此圖,以後參觀寺廟知道怎麼繞塔了吧。

寶塔底層的木結構

此物為北寺塔的一個寶物。張士誠紀功碑,是傳奇富商沈萬三為張士誠所建,亦名陵平造像碑、張吳王紀功畫像石刻,又稱報恩寺石堪造像,俗呼石家堂。原在報恩寺山門左,19l9年移人寺內,1924年建碑亭,1985年改建為石柱木樑攢尖頂方亭,1987年在碑四周加設木柵。 碑高3.06米,寬1.46米,厚0.4米,青石質。自上而下畫面可分四段。

來一張近景,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此圖的中間部分可以看出,有一些殘損部分。

碑亭的頂部,製作的非常有特色。

來一張寶塔的遠景

寺廟的後面是一個園林“梅圃”,黃石假山堆疊的非常有特色,此圖是黃石假山和寶塔的一個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