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福”不成,賬號被盜!網上搶票,信息洩露!這些詐騙正盯上你,還不注意嗎?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你在集“福”,騙子悄悄埋伏;

你在到處搶票,騙子給你下套。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

我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明顯下降,

但仍有騙子不消停。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春節期間的防騙錦囊

套路1

求“福”不得 支付寶賬號反被盜

案例

市反詐騙中心民警注意到這樣一個案例,江蘇南京鼓樓警方接到許先生報警,稱其為集齊五福卡被騙1000多元。許先生掃了多次還差一張“愛國福”,許先生開啟了“附近的人”功能,不停在“紅包地圖”活動頁面添加陌生人為好友。在添加了一個暱稱為“貝殼”的好友後,對方稱由於自己今天贈送的五福卡達到上限,需要許先生的手機驗證碼才能將“愛國福”轉贈許先生,求“福”心切的許先生立即將驗證碼發給“貝殼”。隨後,許先生收到的信息讓他傻了眼:他的支付寶密碼被修改無法登錄,銀行卡連續在異地消費,被扣款1000餘元!許先生趕緊報警求助。

民警分析,許先生髮的驗證碼,其實是對方重置他支付寶登錄密碼的驗證信息,他因此被盜號。

提醒

民警提醒,涉及金錢交易時,一定要格外小心,並且要保護好手機收到的驗證碼。此外,騙子以“福”騙人還有以下手法:

1

藉以互換“五福”誘導受害者掃二維碼加入微信群,當受害者掃描木馬病毒植入二維碼鏈接的頁面後,騙子盜取受害者的銀行賬戶、密碼等個人信息,進一步實施詐騙。

2

受害者在網上搜索到購買“五福”的QQ號,加入好友後,按對方要求發了不等金額的紅包,對方沒有兌現並將受害者刪除或拉黑。

3

冒充熟人向受害者發送短信,聲稱送受害者“五福”,並附上鍊接,當受害者點擊該鏈接後,騙子就會盜取受害者的信息,從而實施詐騙。

套路2

搶票軟件搶的是你的信息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案例

有人忙著集“福”,也有人忙著搶票。警方表示,1月27日晚,央視財經向鐵路總局證實,第三方軟件的相關機器特徵已被識別並被實施限制措施。也就是說,買“加速包”搶票,錢白花了!

據央視財經消息,為了買到回家車票,不少人求助搶票軟件。這些第三方的搶票軟件通常會收取20-50元不等的加速服務費,但其實,第三方軟件搶票就是不斷刷新12306網站餘票信息,從而為消費者搶票,但是第三方搶票軟件存在安全隱患,個人隱私信息得不到保障。

此外,民警分析,在搶票類騙術中,搶票軟件可能也是一個插件,技術門檻低,不法分子將病毒、木馬偽裝成搶票軟件,並以“免費”“秒殺”為幌子在社交網絡上散播,吸引用戶下載安裝。一旦中招,惡意軟件即可偷偷攔截用戶個人信息,導致用戶經濟損失。

提醒

購買車票一定要選擇12306等官方購票網站,不要輕信其他渠道,不要使用所謂的搶票神器。市民朋友可在電腦、手機上安裝殺毒軟件來攔截病毒、木馬,測試網站是否為“釣魚網站”,個人信息一定要妥善保管。

套路3

“高價收遊戲賬號”騙局鎖定學生

案例

據市反詐騙中心統計,1月20日至1月29日,我市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呈明顯下降趨勢,其中,電信詐騙警情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68%;網絡詐騙警情環比下降30%,同比下降22%。

警方也發佈了多發警情“前三名”,分別為涉及商品交易、貸款、徵婚交友方面的詐騙。

多發警情“前三名”中,涉及商品交易的有37起,其中購買手機被騙13起,購買遊戲幣、遊戲裝備被騙12起。

春節將至,不少人有換新手機的想法,想通過網購的方式進行購買,隨後便聯繫了一些網站、平臺上預留的不法分子的電話或微信,不法分子以保證金、手續費、運輸費等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匯款。

此外,現在也是寒假假期,學生群體有相對充足的時間投入到遊戲當中,這也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不法分子一般打著“低價出售裝備”“高價收購賬號”“優惠代練”等幌子,引誘受害者上鉤。

提醒

遊戲交易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校方、家長也要盡到監督管理的職責;熱衷網購的朋友,要學會甄別網上的購物信息,不要輕信所謂的“低價”“折扣”等虛假信息,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行網購。

套路4

“春節來廈見面”是“殺手鐧”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案例

涉及徵婚交友的16起警情中,有7起是騙子以“春節來廈見面”為由,要求受害者幫忙買動車票或飛機票。

騙子通過網絡交友(如微信、QQ等)、相親網站,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在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騙取受害者信任、確立交往關係後,選擇時機提出借錢週轉、家庭遭遇變故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後便銷聲匿跡,“春節來廈見面”更是他們近期的“殺手鐧”。

提醒

交友時,一定要及時、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輕信徵婚交友對象的任何藉口、說辭。多與身邊親友溝通、詢問。

套路5

“大額度免抵押”貸款誘你上鉤

案例

多發警情“前三名”中,涉及貸款的詐騙34起,全部為受害者自己在網上填寫貸款信息後,騙子趁機找上門。

春節假期前,不少市民有資金需求,便想著通過網上申請貸款進行資金週轉。騙子正是看到了這種需求,以“大額度、低利息、免抵押”等為幌子,在網上散佈虛假信息吸引受害者前往諮詢借款。受害者上鉤後,騙子就會以“手續費”“保證金”“交易流水”等為藉口,要求受害者轉賬匯款。

提醒

若確實需要貸款,請儘量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降低風險;不要輕信在網上或廣告上看到的所謂“無抵押,無手續費,免費貸款”等信息;辦理貸款時,預付利息和保險等要求都是不符合貸款規定的,當對方要求事先支付任何形式的資金時,要特別警惕。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廈門警方出品

審核:LDQ

求“福”不成,账号被盗!网上抢票,信息泄露!这些诈骗正盯上你,还不注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