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不同之處

申請文書是申請材料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麼同學們要怎麼準備呢?怎麼才能寫出一份漂亮的文書呢?

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不同之處有哪些呢?為了幫助大家瞭解,下面文都國際教育小編就為同學們介紹一下,一起來看下吧!

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不同之處

一、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不同之處

1、英國留學申請文書的特點

而對於英國來講,更看重statement的相關性和嚴謹性。希望看到的是你選擇一個學校,一個院系,一個專業的真實動機,以及你覺得自己是如何符合條件的,而不是看到那種沒意義的廢話。

比如說,某某學校是英國有名大學,專業非常知名,我對能申請這個專業感到十分榮幸。還有什麼我從小對某學科感興趣什麼什麼的等等。

英國人的邏輯很簡單,既然入學要求說明白了,那申請人寫個人陳述當然是重點講述講自己如何符合入學要求的,要不你寫它幹嘛。不客氣的說,掃一眼就知道是不是模板,只要套的是模板,不好意思,印象都不會太好。

因為會覺得這個申請人沒有self-motivation,而且態度不積極。結果就是,幹嘛要在你身上浪費時間?所以文書中,一定要盡力突出自己寓所申請專業的相關性和能力。

2、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特點

關於美國學校,gre/gmat成績=文書=工作經歷>GPA,推薦信和國內學校背景,北清復交為加分項,但也並不具有決定意義。

近年來,中國申請人的gre和gmat成績都在不斷提高,所以錄取分數也水漲船高;此外,老外也意識到申請文書的修飾作用,所以目前看來硬碰硬的成績還是越來越重要。

此外,中國人的推薦信基本上都差不太多,推薦信的意義是牛人人脈,學校可藉此看看你是否有校友網絡或者牛人背景,對於大多數普通中國申請人來說,只要你推薦信不作假,基本不加分也不減分。

美國學校對文書這塊推崇的美國風格就是:推銷你自己,sale yourself!文章會讓你談談自己的學術興趣,背景,你個個性等等,是在看什麼?看你如何放大自己的優點。這種感覺或許和mba申請有關,畢竟這個專業不那麼學術性,關於學術性申請的話還是有比較套路化的規範在。

兩者的不同,相信大家通過上面就能看出來了。

英國留學與美國留學申請文書的不同之處

 二、英國留學申請文書要注意這些

1、申請文書不要浮誇

這是被中國英語教育玩壞的一個例子。中國英語教育講究詞句的華麗,寫的文章一定要美。

在申請文章的要求中,太注重這方面,而忽視另外方面。筆者見過很多學生理解文章,他們甚至沒有弄清楚全文的意思,只對句子和詞的用法吹毛求疵。長句為上,很多學生不管三七二一,就把幾個短句合在一起,用which,that等連成一團。語言高點的學生,句子還通順;語言差點的學生,真是要命,完全不是原來的意思。

其實,一篇文章可看點很多:要表達事情的連貫性如何?文章中關於自己塑造是否充足?全文是否有主線?等等,考慮這些為上。至於Native writing,親們,沒能力的話,千萬別碰。

2、申請文書寫的就要出彩

很多學生認為文書,寫的東西必然宏大上檔次,在文書中寫進自己的豐功偉績,“又翻過了一座山,又越過了一條河”,通篇不停地在tell his achievements。這個是不合適的,眾多的文書寫作教材的第一句話就是“show yourself instead of telling your stories”。

你要用故事情節來表現你自己。簡歷是羅列成就,那個人陳述是幹嘛?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招生官,你會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個人陳述相當於是個面試,可以能夠看出學生除成就以外的東西,怎麼想事,怎麼解決問題,怎麼與他人相處,怎麼理解這個社會,文書能從小事見大人性,大道理,那是上乘之作。

3、文書的準備的很重要

很多人覺得申請文章很重要,於是,put all thoughts into it,進入paranoid模式以致不能自拔,這是種危險的狀態。什麼事情,過就不好,這是古訓。大家應該要明白一個道理,世界沒有的事情,越偏執,越容易進入自己的narrow perspective。

如果時間允許,補充申請素材,做些和申請相關的活動或者實習,對自己提升的更多。

4、申請文書一定要多寫,內容一定要多

文書內容寫得越多越好?錯,這真是大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其中是有理由,這歸根於中國的教育,我們在答文科題目,比如政治題的時候,老師都會說,多寫點,給分會高點。我們被鼓勵將很多無用的信息放在文章中。

然而申請文章不同,查看任何一所學校的申請文書,要求的第一條往往就是concise。表達邏輯完整即可。與人溝通的專業,比如商科申請,對簡歷要求是一頁,多了沒人去看。同樣這個道理,在文書準備過程中,得要想能不能用少點的字,去表達自己。很多時候,少即是多!

5、走感情路線

很多申請的學生,可能自己故事一般,背景一般,覺得只有把自己說的可憐兮兮,對方招生官才會感動。

我們見到很多學生,開頭寫自己小時候怎麼樣,孤兒寡母等等,其實大可沒有必要。

不要讓這種情感成為招生官閱讀你文章的負擔。不要用情感乞討的方式來獲得錄取,這不是招生官喜歡看到的品質。你要通過你的成熟,你的判斷,來描述自己對社會和對他人的認識理解。

6、自我丟失

很多中國申請者,尤其DIY的學生,在創作文書的時候,會陷入這樣一個境地:自我丟失。這種情況很嚴重,產生的原因,通常都是中國人自我潛意識對自我不是自信。

比如在描述項目,會描述項目多麼優秀,老師指導多麼給力,Team工作多麼順暢,文字寫得洋洋灑灑,但是,問題出來,你呢?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依然不知道。

還有很多學生,寫著寫著就不知道怎麼寫了,所以就出現後來的亂編。

所以說這是不對的,文書展示的是你,說大一點:你的contribution;說小一點:你的influence。很多申請者不善於發現自己與周邊的關係,不瞭解自己如何去推動項目的完成。要注意從細節中提煉自己,文章中一定要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