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小桥,三种传说,这里的老故事福州人听多少年都不会腻...

十米小桥,三种传说,这里的老故事福州人听多少年都不会腻...

福州自古水系发达,内河繁多,大大小小的桥在福州也随处可见。在这个城市里的每座桥,名字给了它们让世人记住的机会,而桥背后的故事,也给福州带来了不一样的城市色彩。

坳九节刚过,才发现梅雨季已经开始悄悄占据福州,没干的衣服和午后的雨总是让人有点心烦。街上的人低头不语,眉头紧锁。

走在这条长不过十米的双抛桥上,似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倾听。

一座小桥,流传三种传说

双抛桥,位于南后街周边、三坊七巷的杨桥巷中段南侧。因东南、西南两处来的潮水在此合流,双抛桥原名为合潮桥。

明《闽都记》记载:“二潮吞吐,缭绕若带,会城一奇也。”桥上的石刻记载,桥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还刻有“合潮流水河步”六字。

如今,原桥已毁,现存的双抛桥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为单孔石拱桥,桥长9米,宽2.7米……桥上建有雨亭。

而就在这短短不到十米的桥上,却流传着三种截然不同的传说。

十米小桥,三种传说,这里的老故事福州人听多少年都不会腻...

图源:blog.sina.com.cn/fjfzluo

一种传说是:宋末,元军攻打福州,福州太守率宋军死守。元军以高官厚禄想要让福州太守投降。

然而太守把名利双双抛在脑后,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守城。后来,元军打下福州城,太守与夫人宁死不降,双双在这里跳河。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桥名改为“双抛桥”。

《闽杂记》则说:“相传昔有王氏子与陶氏女相好,父母夺其志,月夜同此下,故名。”显然,这是一个违抗“父母之命”的爱情悲剧。

十米小桥,三种传说,这里的老故事福州人听多少年都不会腻...

可还有一种传说,是更为后人所熟知的,它是一个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似的爱情悲剧故事。

传说古时候这里有条河,河上有座无名的木桥,桥下水深湍急。河附近分别住居着邱、何、胡三家。邱家有个儿子靠木工手艺为生,为人老实忠厚。何家也不算富裕,有个女儿长得花容月貌,生性善良。邱、何两家素有往来,彼此一对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长辈视为合适,遂为他们定了亲,并择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边漂洗衣裳,被胡家阔少看见。胡家为官,有钱有势。胡少爷见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细后便遣媒到何家说亲。何家以姑娘已定亲且日内迎娶为由,推脱媒母。谁知胡恶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于邱、何两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邱、何两家毫无防备,何小姐于迎亲路上被抢到胡府。

何小姐是个忠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宁死不从,并于夜间趁看守疏忽之机,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与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烛之乐。然而,那胡恶少岂肯罢休,他召集众恶奴,各持凶器奔赴邱家,将邱、何新婚夫妇捆绑后抓走。新婚夫妇一路反抗,大骂无耻恶少。胡恶少恼羞成怒,喝令众恶奴,将新婚夫妇双双抛入河中,并吩咐将两人尸体抛向南北两边,意在死了也不让他们在一起。

这一对可怜的新婚夫妇,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更惨的是,两人分尸两岸,到死都不能相伴。

十米小桥,三种传说,这里的老故事福州人听多少年都不会腻...

谁也想不到,后来在河的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榕树,树根在盘结交错,树枝则在空中挽手相连,成为榕城的一道奇观。

有人写诗赞叹:“双抛河里不分离,夫妻结成连理枝。于是人们便将这两棵榕树叫连理榕(合抱榕),把这座桥叫作双抛桥。

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引得后人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双抛桥》,就取材于福州的双抛桥传说。有人说,孔雀东南飞,千年的期盼终成了空,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不论是宁死不屈的宋代福州太守及其夫人还是因爱而殉的王陶恋人,亦或是福州“梁祝”版的邱何情侣。抛开其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的双抛桥,虽无往昔小桥流水的景观,但桥面和雨亭等仍基本保持原貌。这还要归功于当年扩建杨桥路时,市规划部门和鼓楼区的有关领导对这座古桥的重视与保护。当年扩建杨桥路时,本来要拆除双抛桥,后为了保护这座古桥,把原扩路的规划向北移了5米,双抛桥才得以留存。

天气好时,常有人在双抛桥上的雨亭里歇息、闲聊,也有游客逛完了三坊七巷、南后街,随处走走到双抛桥,看看桥上石刻,听听福州人说福州话。

突然想起姑姑曾经告诉我,小时候的她,放学饭后还经常在这里玩耍呢,童年回忆一大筐。那么这座小桥,有没有你的回忆呢?

漫步福州,这一站,双抛桥。

•End•

校对 | 辰逸

素材来源 | 《老福州》、"高风亮节"美篇、网络

图片来源 | 网络、"高风亮节"美篇

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

本条内容归福州小鱼网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