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刻“快跑”:百聯、阿里10億元新零售項目落地

獨家 | 逸刻“快跑”:百聯、阿里10億元新零售項目落地

《第三隻眼看零售》獨家獲悉,逸刻便利首家門店今日在上海開業。逸刻便利是由百聯集團和阿里集團聯合投資10億元打造的新零售項目。

查閱工商信息可知,逸刻便利註冊實體上海逸刻新零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1月28日,百聯全資子公司上海商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其57%股份;杭州阿里巴巴創業管理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43%股份。

逸刻便利店董事長由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擔任,總經理為百聯集團董秘趙陳斌。此外,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出現在董事會成員中,擔任副董事長一職。

知情人士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逸刻便利門店運營由百聯團隊來主導,後臺系統則由阿里來開發。目前逸刻便利已經召集了百餘人的運營團隊,除了來自百聯自己的員工之外,還有來自全家、星巴克、盒馬等知名零售企業的人才。從團隊背景不難看出,逸刻便利將是一個跨界融合的複合型業態。

據瞭解,目前逸刻已經在上海簽下20-30家網點,最初規劃是2019年開到500家門店。考慮到上海便利店的競爭情況,預計今年能開100家門店就不錯了。

百聯大手筆投入逸刻反映出它在便利店業態上的野心。儘管百聯旗下快客便利店擁有1400餘家門店,但與全家、7-11等日系品牌相比,快客便利並不具有優勢。

因此有業內人士判斷,未來逸刻便利模式一旦測試成熟,不排除百聯將部分快客門店“翻牌”為逸刻。


獨家 | 逸刻“快跑”:百聯、阿里10億元新零售項目落地


便利+餐飲,中心店+衛星店

逸刻要做“高檔型”便利店


今日開業的逸刻便利首家店位於上海大寧中心廣場,靠近盒馬鮮生上海第二家門店。這家逸刻門店便利一層為門店+後倉;二層為培訓中心和加工間,平均每層面積為500平方米左右。

《第三隻眼看零售》瞭解到,逸刻便利有兩種店型:中心店和衛星店。中心店面積為300-500平方米,衛星店面積100平方米左右,走的是“便利店+餐飲”路線。另外,由於中心店的倉儲面積較大,它還承擔向衛星店配送商品的功能。

逸刻首家門店便是典型的中心店,其中餐飲部分佔到了整體面積的60%左右,剩下的部分為包裝食品、飲料、保健品、網紅商品以及一些常規便利店商品。此外,逸刻便利還安置了三節貨架來陳列水果和蔬菜。

關於餐飲部分,逸刻便利能提供咖啡、熱飲、熱食、快餐、關東煮以及烘焙等商品。在門店設置了20個左右的可供堂食的就餐位。

按照逸刻主創團隊的構想,逸刻便利的定位要高於全家、7-11等傳統的日系便利店,這從它的咖啡品類可以看出。逸刻便利的咖啡品類是與意大利知名咖啡品牌LAVAZZA(拉瓦薩)聯合經營的。這也是便利店首次將品牌咖啡引入店內。

“逸刻便利希望打造這樣一個場景,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壓力山大的上班族來到逸刻便利,點一杯咖啡、一份餐食,或者打包一些食品帶回家吃。”上述知情人表示,“由此可見,逸刻主打的是商務型商圈。當然,也不排除在高端社區門口開出這樣的門店”。

餐飲是逸刻咖啡重點打造的品類,不僅面積佔比高,而且細分為多個場景。按照逸刻定位,它將滿足消費者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以及夜宵等五個用餐場景。

在堂食體驗上,逸刻採用類自助餐的模式,並設計了“選品-計價-結賬”的排隊購買流程,保障了高峰時期的用餐效率。

作為阿里新零售項目之一,逸刻必然會打造全渠道的購物方式,支持網上下單門店配送的O2O場景。我們目前尚未得知逸刻通過何種方式來實現這一功能。但從阿里系對於到家平臺的整合業務來看,逸刻的到家業務對接給淘鮮達的可能性較大。目前,淘鮮達已經併入天貓超市。


獨家 | 逸刻“快跑”:百聯、阿里10億元新零售項目落地


“翻牌”快客

逸刻模式能跑通嗎?


一些上海商界人士認為,快客不夠上檔次,與全家、7-11、羅森等相比,快客還停留在菸酒店水平,百聯急需要一個高端便利店品牌來打上海市場。

因此,逸刻或將成為百聯集團發力便利店的一個有力抓手。問題是,逸刻能夠承擔起這一重任嗎?《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從兩大股東的實力和投資金額來看,逸刻至少具備這樣一個基礎。

但關鍵在於這種模式的普適性。

作為一個“彎腰撿鋼鏰”的辛苦行業,國內最早出現的複合式便利店要數全時便利店的第二代門店。

2015年,全時在北京LG大廈開出第二代門店。它將收銀臺改造為能夠銷售現磨咖啡、奶茶、果汁等十多款飲品的酒水吧,並引入快餐店系統,闢出門店一半的面積放置堂食的桌椅。後廚可加工十餘種種蓋飯套餐,通過傳菜窗口送到前廳,前廳設立一兩位服務人員進行打理。

全時便利第二代店相當於在傳統便利店的基礎上增加了飲品、快餐兩大系統,因此有人戲稱為它是星巴克、7-11與吉野家的組合。

現在看來,全時的創新迎合了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但在當時顯得過於超前。2016年之後的全時便利又迴歸了傳統便利店模式。

從全時便利的“回頭”或可推測出,“便利店+餐飲”或許在可複製性方面存在一些挑戰。一個疑問是,逸刻是否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第三隻眼看零售》在山東濟南走訪過一家叫做宜快宜慢的複合型便利店,它將便利店、書吧、餐飲、烘焙等多個小業態組合在一起。面積400平方米的門店,日商可達三萬元,能夠實現單店盈利。

目前而言,業內比較成功的複合型便利店都屬於“個案”,也就是在特殊地段、個別門店才能做到單店盈利或比較好的業績。但至今沒有可以批量複製的案例。

因此,作為新物種的逸刻便利能否跑通模式,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完】

獨家 | 逸刻“快跑”:百聯、阿里10億元新零售項目落地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

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