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人 懷柔榜樣」行醫鄉村終不悔 四十載真誠助人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一名用腳步丈量土地

用醫術治病救人的赤腳醫生

不管颳風下雨

揹著一個軍用的大藥箱長途跋涉

一走就是幾十裡

為鄉里鄉親看病、接生、打針

她就是九渡河鎮黃花城村的

趙文珍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40年前,年僅30歲的趙文珍通過自己的孜孜努力,終於踏上了行醫的道路,開始做起了用腳步丈量土地,用醫術治病救人的赤腳醫生。在那個年代,醫資短缺,女醫生就更是稀罕物了。當時交通遠沒有今天便利,近一點的村子,她選擇步行;遠一點的,就騎自行車,或者坐農用車;山路崎嶇時,她就自己趕著毛驢去,她用盡所有可能的交通工具到各村給人看病、接生。1970年到1996年,二十多年來,她一共接生了上千個孩子。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一個大年初四晚上,剛吃過飯的趙文珍接到通知,廟上村有個婦女馬上臨盆,請她儘快過去。她迅速整理好消毒包,帶上藥具箱,駕著驢車趕往廟上村。趙文珍頂著凜冽的寒風,匆匆趕路,越往山上走,坡度越陡,她索性把車子撂下,直接往上爬。到了那戶農家,她拿著藥箱就往屋裡衝,看到農婦在床上痛苦地掙扎,迅速給消毒,一番折騰,孩子終於降生了,是個大胖小子,七斤多重。趙文珍掉頭去廚房煮紅糖水。等到農婦安頓好了,她才放心離開。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趙文珍剛剛回到家,就聽到急急的拍門聲,原來本村一位婦女也要生了,丈夫用車把妻子直接推到了門口。顧不上喝口水,她二話不說立刻接生,等一切都順利忙完,已經是後半夜,趙文珍累得倒頭便睡。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2013年年底,有兩位老兄弟在養老院臥床不起,趙文珍聽到消息後馬上來看望他們。這兩位是她多年的老病人,見到趙文珍,熱淚盈眶,竟說不出一句話來。趙文珍想起他們當年在她那裡看病的情景,心裡說不出來的難過。那是在五年前,他們兩個找到趙文珍讓她瞧病,當時已經實行公費醫療,如果到鎮上衛生院看病,會報銷一大部分醫藥費。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其中有一個老人又聾又啞,趙文珍用手勢給他做比畫,拿著他手裡的錢直搖頭,意思是回鎮上看吧,那裡能報銷。這位老人對著趙大夫伸出大拇指,意思是趙大夫您醫術最棒,比畫完把錢直往趙文珍手裡塞,這些場景歷歷在目,兩位老人對她一直充滿了感激,臨走時,趙文珍硬是把幾百塊錢塞給了兩位老朋友。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如今,趙文珍開始走訪起自己曾經的病人,有些病人年紀大了,被送到了鎮裡的養老院,她就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大老遠去看望他們,為他們把脈開藥陪著他們嘮家常、定期到敬老院給他們洗衣服、買菜、做飯,每到春節,她就給他們每個人買一雙新鞋,買一套新的床單被罩,還帶去水果、點心等各種好吃的,還拿出自己積攢的養老金給每個老人發放過節費。她一做就是十年。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近幾年,養老院的孤兒漸漸多了起來,在孩子們的眼中,趙文珍是一位白髮蒼蒼,但面目和藹,精神矍鑠的老奶奶,是一位值得人尊重,可愛的老人。趙文珍每次來看望老人的時候也會看望孩子們,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有時還給他們零花錢。時間久了,孩子們看到她就像是見到了親人一樣,開心雀躍。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現已70歲高齡的趙文珍,依然行走在愛的路上。作為一名執著行醫的赤腳醫生,治病救人已成天職,她用專業醫術來醫治人們的病痛;作為一位樸實平凡的老婦人,奉獻愛心早已融入血液,她用漫長一生來詮釋人間的大愛;作為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責任擔當已經深入骨髓,她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黨員的信仰。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正如她常說:“人這一輩子說長也不長,一個人能吃多少飯,能睡幾間屋子,為啥不拿出富餘的物資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去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身边好人 怀柔榜样」行医乡村终不悔 四十载真诚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