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比較”的社會裡不計較?

來自壹心理

1.我們都生活在比較的社會里

可以說,我們隨時隨地都生活在“比較”這個社會環境裡。小時候,大人經常會對我們說:“你看街對面的那個誰,平常回來就把作業先完成,真是不錯。你看你,就知道玩。”這種習慣確實不好,家人管教一番也算正常。

但我們最不喜歡聽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誇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自家孩子如何如何差……這次考試,隔壁那小孩又得第一名,數學還考了個滿分。自己本來看著拿不出手的成績就夠難受的了,父母再刺激一下,於是小小的身體,爆發出巨大能量,提高嗓門對著大人說:“我笨好了吧,我就是不聰明。”然後,媽媽就會生氣的說:“看看,看看,果然是沒有人家小明聽話。”

在孩提時代,我們的學習成績是獲得親人朋友,或者老師讚揚認同的很重要指標,而身上其他的品質卻被淡化很多。

而我們也漸漸在這種“比較”的氛圍裡,學會通過與周圍的人做比較,才能看到自己的價值,認為自己是優秀的。

在和外界比較中,我們獲得了各種各樣的反饋,並通過這些不同的反饋,我們不斷的認識自己,糾正自己,探索自己。

當別人誇我們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嘛!當我們受到外界負面反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挫敗、失落、甚至抑鬱,知道自己在這方面還需要努點力。

另外,通過與外界的比較,我們認識著周圍的人,也不斷認識著自己。一旦獲得外界的正面反饋我們就非常開心,覺得生活真是美好。但當獲得負面反饋,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進而出現情緒低落,沒有做事情的動力。

2.你是否在“比較”的過程中走入極端

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走入一個極端,那就是絕對化的看待自己、評價自己,但對別人卻會很寬容。當好朋友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會耐心同他們聊天,傾聽他們內心的苦悶,幫他們發現自身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抱抱他們,並用堅定的語氣告訴他們一定可以,困難都是暫時的。

但當自己遇到一些挫折時,對自己就特別狠。工作上被老闆批評,就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這項工作,老闆肯定對自己非常失望,同事們也會小瞧自己。這時候,瞬間變回小孩子,因為沒有得到外界的讚揚而自我懷疑,心情糟糕,覺得自己是個loser。同時還在腦中不斷的自責,假如其他人來做這項工作,一定做得比自己還要好。

工作上的壞情緒會蔓延至生活。累了一天回到冰冷潮溼的住處,看著空蕩蕩的屋子,又一陣感慨。想想自己的那些老同學,有房有車有孩子,再看看自己混成什麼樣子。

單身、沒錢、工作累成狗,豈不讓周圍人笑掉大牙。家裡親戚知道了,肯定又是一番嘲笑,嘲笑自己上個大學也就這樣,還不如早點工作,說不定現在已經是大老闆了。

人比人,氣死人。在大腦裡經過種種比較,自己越來越鬱悶,越來越生氣。現在的自己和期待的自己差別太大了,受了那麼多年的教育就是這個結果嗎?擱誰誰也不甘心。可是,現實就是這樣,還是依然每天加班,掙著不多的工資在城市裡生活。

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在比較中獲得自信,但有時也會受傷、自卑。如果我比別人過得好,這才能說明自己還是有能力的,還算是個成功的人;如果比別人過得差,就認為自己不行,要麼悲觀、失落,要麼羨慕嫉妒,最終抑鬱、自暴自棄。

3.如何正確的與外界做“比較”

如何在“比較”的社會里不計較?

比較是沒有錯的,沒有比較就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更關鍵的是,在和外界比較過後,如何構建對自己正確的認識。

其實我們的情緒問題是在很多不正確的“比較”下而產生的。我們經常拿自己不擅長的和別人擅長的相比較,這自然會讓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惡意。而我們也不能拿自己擅長的同別人不擅長的相比較,這些都不利於認清自己,反而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錯覺。

我們要學會和外界做比較。為什麼說要“學會”,因為我們總是善於做對比,發現問題,發現不足。但卻不能從這一步中獲益,卻總是讓自己產生各種負面情緒。

那麼,如何讓自己在比較中正確的對待這個世界和自己,從而避免陷入不良的情緒當中呢?

(1)在同外界的比較中學習,不斷汲取有利於自己的東西

你要停止與外界比較,這是不可能的,也是很浪費時間的。既然你有比較的對象,說明對方的情況讓自己產生了落差,覺得對方有值得自己羨慕的地方。這時候,你要告訴自己,別人能有讓自己羨慕的成就,必定是經過辛勤的努力換來的。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就可以獲得優越的生活的。我應該向他請教一下,他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的。

(2)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並從小處著手立馬行動

我們總是與外界不停的比較來認識自己,但也容易因為外界的變化給自己帶來無盡的情緒困擾。通過比較,我們才能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自信,但這都是暫時的。

對大多數處於抑鬱情緒下的人來說,他們心中的目標其實是模糊的,不知道自己該怎樣解決目前的問題,總是在腦中不停的胡思亂想。正是因為缺乏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計劃,才使他們在遇到暫時的困惑時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朝什麼方向走了。

(3)認清自己的優勢 自信的向前行進

當我們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就很難受外界的紛擾所影響。如今那麼多人抑鬱,是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讓自己沒能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曾經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你被生活、工作的瑣碎磨得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當你懷疑自己,情緒低落,沒有動力的時候,你應該停下來好好思索自己有哪些優勢,不要被外界的東西所掩蓋了。或者,你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塊,再次客觀的分析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