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最近網易雲音樂的一項心理測試,刷爆了朋友圈。

講道理,我對這個測試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心理學的書籍我也或多或少讀了一點。但這次不同,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多的宣傳活動,所以也試了一下。

測試共有6道題目:

第一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我選的是日出,因為早上看起來積極一點。

第二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我選的是三號,雖然一號更合適一點,但畢竟是神獸嘛,還是要勻稱中帶點特殊。

第三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看起來只有1號和4號長得像房子,但畢竟是大晚上的,刺激一點,所以我毅然決然的選了5號。

第四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這段音樂還是很唯美的,讓人心情舒暢,所以我選擇了後者。

第五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這個題就有意思了,乍眼一看肯定是選擇小女孩啊,但細細一想不對,狼脖子上的圈子,看著像是掛在牆上的,點擊之後果然……

最後一題: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我不喜歡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所以選了前者。

6道題做完了,結果出來,我細細的研究了一下。

我調查了100人的榮格心理測試,結果卻……

我的內在人格是“魔術師”,但是左面的分析就像是在一味的討好我:

你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的正確使用方式,你能用獨具魅力的靈魂感染他人;你看似耿直,實則心明如鏡。你的內在人格是——魔術師

是啊,感覺就是在說我啊,嗯,科技真發達,網易雲真的比我自己還了解我。

仔細一想,我做小女孩那道題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不就是說我很陰險麼……

而且這個測試結果很模糊,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代入感,看起來怎麼說都對,到很有道理。都是十分不清晰的字眼。

舉個例子,睿智,是看清了事實的真像,還是輕易分清他人的想法?

魅力,是長得帥還是有文化?

這些榮格好像都沒有解釋清楚。

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代入感,想和測試或者別人對你的評價保持一致。

比如說,你很喜歡喝可樂,一天最少一瓶;突然有一天,新聞報導可樂會殺精,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有兩種裡選擇:一種就是以後少喝或者儘量不喝可樂,讓本身符合新聞上的報導和本身的認知。

另外一種就是認為新聞是假的,只是用可樂洗澡的時候才會殺J,所以繼續和可樂。

這樣自己就不會感覺到難受了。

而我在做榮格心理測試的時候,也一定產生了這種認知偏差。

不得不說,作出這個測繪的產品經理對人性的把控還是挺厲害的,像我之前拿塔羅牌給人算命一樣……

當我看到分析結果的時候,陷入了沉思,我努力隱藏自己的優秀,怎麼還是被網易雲發現了?我只是想做一個普通人怎麼這麼難……然後,我去刷了一下朋友圈,才發現,原來大家都一樣的優秀……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就是這個意思:籠統的描述更吸引人,就像最後出現“只佔”字眼出現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個虛假的獨特性。

P.S.小女孩和狼那題兩個都試著選一遍,有意外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