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波士頓龍蝦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但其實,美國的波士頓並不是龍蝦的主產地,緬因州才是主產地,但波士頓並不是一點龍蝦產量都沒有,但相比於緬因州的產量來說還是要少很多的。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雖然波士頓不是主產地,但還是有部分產量的,而且波士頓是美國海產貿易中心,大量的龍蝦在這裡交易,當地還有各種各樣的海鮮節,餐館裡的廚師們一般也習慣叫波士頓龍蝦,久而久之,人們約定俗成便叫成了波士頓龍蝦。雖然不是龍蝦主產地,但波士頓龍蝦的名氣要比緬因龍蝦更響一點。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所謂的波士頓龍蝦,其學名為美洲螯龍蝦,分佈於大西洋的北美洲海岸,特別是加拿大海洋省份、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美國緬因州和馬薩諸塞州。加拿大產的美洲螯龍蝦一般稱為加拿大龍蝦,美國產的美洲螯龍蝦一般叫做緬因龍蝦,不管是加拿大龍蝦、緬因龍蝦還是波士頓龍蝦,其實都是美洲螯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中文名:美洲螯(áo)龍蝦

英文名:Atlantic lobster

學名:Homarus americanus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軟甲綱 Malacostraca

目: 十足目 Decapoda

科: 海螯蝦科 Nephropidae

屬: 螯龍蝦屬 Homarus

種: 美洲螯龍蝦 H. americanus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洲螯龍蝦體長20-60釐米,重量0.5-4公斤,根據金氏世界記錄,最大的美洲螯龍蝦重達20.14公斤,全長從尾部到大螯尖端為1.06米,1977年捕獲於加拿大新斯科舍外海。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體色正常為橄欖綠或綠褐色,橘色、紅褐色或黑色的個體也不難見到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約200萬分之一為藍色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黃色變異更罕見,出現機率約3000萬分之一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和亞洲的龍蝦最大的不同是:第一步足為一對大螯,一側的螯稍大於另一側。體表光滑,觸角較細。

美食中的科學-波士頓龍蝦

美洲螯龍蝦只能在脫殼後的短暫時間進行交配。在幼年時一年約脫殼2-3次,成年後(4-7歲)一年約脫殼一次。壽命相當長,一般相信此種龍蝦可以活超過50年,推測壽命可達100年。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