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亨李嘉誠發家史(五)

香港大亨李嘉誠發家史(五)

70年代後期,李嘉誠預見到旅遊業將成為熱門行業,高檔豪華的賓館將會有很高的出租率,於是立即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收買了擁有美國資本的永高有限公司的56%的股權,隨後又收買了其他股東的股權。永高公司的主要產業是位於香港小區的有800個房間的希爾頓大飯店。李嘉誠返點之後,正趕上香港旅遊業有史以來的黃金時代,果然財源滾滾,為他下一步與英資集團競爭創造了條件。

香港大亨李嘉誠發家史(五)

1977年,香港地鐵要在中區鬧市的中環站和金鐘站舉行興建投標,這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標價高達10萬港元,總價估計在2.44億港元,被稱為“地王”。英國、日本、法國、美國等國以及香港等地共309家公司前來參加競爭。李嘉誠胸有成竹,提出了最佳方案,一舉戰勝所有對手而中標。一時新聞界熱炒李嘉誠,說這是“華資地產凌駕英資的先聲”,是“華子地產崛起的新紀元”!李嘉誠也因此獲得了信譽。第二年,李嘉誠中標所建的環球大廈和海富中心先後建成拍賣,都是在一天之內就售完,而且價格打破了香港房地產的歷史紀錄,為李嘉誠賺得了數億港元的財富。緊接著,李嘉誠又設法買下了一家老牌英資水泥廠和英國和記洋行經營的黃埔造船廠,古老的商行終於有一家成了華資集團大旗下的“臣民”,這一經濟界的奇蹟,又一次成為一條爆炸性新聞。

香港大亨李嘉誠發家史(五)

時勢造英雄,在香港富豪的“龍虎鬥”中,李嘉誠以獨特的經營方針和策略,把握時機的準確和果斷,超凡的毅力和信念,步步為營,節節高升,最終登上了香港首席大富豪的寶座。1992年,美國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李嘉誠以38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列世界第35位,成為全球華人中的首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