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北京時間2019年2月13日,NASA最後一次嘗試與機遇號重建聯繫,仍未收到回應。

隨後,NASA的副局長托馬斯·祖布肯(Thomas Zurbuchen)在發佈會上宣佈機遇號任務結束。至此,一段長達15年的火星探索傳奇正式謝幕。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那麼,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機遇號這15年來為我們揭示了火星的哪些秘密呢?機遇號宣告死亡後,未來火星探索會怎麼走?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火星:地球的近鄰

在太陽系中,火星是人類研究和拜訪最多的行星,這是因為火星與地球在各個方面都有相似性,它也是被科學家最寄予厚望可能會存在高級外星生物的行星。

火星為何如此引人關注呢?從太陽系中心往外數: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比較其他行星而言,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較為相近,約為5500萬公里,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這樣的距離幾乎可以算得上“觸手可及”。

火星與地球一樣,都有一個鐵的金屬中心,外層被以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表層所覆蓋,因此,火星及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擁有此特徵的行星又被稱為類地行星。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這些行星的表面有著相似的地質結構:佈滿峽谷、隕石坑和火山。長久以來,科學家們都將這個籠罩在塵霾之下的荒蕪星球,視為最有希望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它平靜的表面下,似乎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生命。

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53%,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都與地球非常相似,其自轉一週為24小時37分,公轉一週約為687天,也就是說它的一年約等於地球的兩年。火星有兩個衛星,靠近火星的叫做火衛一,距離火星較遠的叫做火衛二。

火星外表覆蓋著大量橘紅色的赤鐵礦,看起來鮮紅似火,這也是它的英文名稱Mars(戰神)的由來。

這裡與地球一樣,有著明顯的四季變化,除此之外,火星也同樣擁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層,其中佈滿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氣、氬氣及微量的氧氣。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那麼火星上究竟是否會存在生命呢?水是生命之源,要想找到生命就得先找到水源,科學家們很早就將探測火星上是否存在水資源列入了研究計劃中,機遇號也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應運而生。

機遇號:傳奇火星探測器

機遇號是一個六輪、依靠太陽能為動力的機器車,長寬高分別為1.6米、2.3米、1.5米,體重180公斤。六個輪子上有鋸齒狀的凸出紋路來適應地形,每個輪子都有獨立的馬達,最高車速是50公里/秒,平均速度只有最高車速的五分之一。

2004年1月24日,機遇號和勇氣號這對“雙胞胎”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了探索火星表面的旅程。

它們的主要任務是搜尋火星表面水的活動跡象。機遇號以每秒5釐米的速度在火星上行使了45千米,工作了超過5000個火星日。

機遇號在這漫長的探索過程中,拍攝了21.7萬張照片傳回地球,讓人類領略了這顆紅色行星真實的樣貌。

當然,機遇號也沒有辜負人們對它的厚望,在其著陸後不久,便在著陸點附近找到了水流侵蝕的沉積岩痕跡,發現了後來被稱為“藍莓”的赤鐵礦微粒,這是一種需要液態水才能形成的含鐵礦物。而“藍莓”稱呼的由來是因為這種微粒可愛的顏色。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隨後,機遇號冒險駛入“堅忍”撞擊坑內部,在坑壁上層層疊疊的沉積岩中找到了證明此坑在火星曆史上曾多次被液態水浸潤的證據。

2007~2009年,機遇號深入考察了“維多利亞”撞擊坑,在山脊上發現了更多赤鐵礦。這裡跟“堅忍”撞擊坑一樣,發現了在火星曆史上長期存在過液態水的證據。

2011年,機遇號抵達“奮進”撞擊坑的邊緣。在這裡,它研究了更為古老的火星岩石,並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粘土礦物和石膏,以及石膏上的白色紋理,這是水穿過地下岩石的標誌。

這些發現均表明,距今40億年前的火星,表面不只長期存在過液態水,那些水還是中性的——既不是酸性,也不是鹼性。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而勇氣號發現火星的亮白土壤包含90%左右的純硅石,美國科學家斯奎爾斯說:“需要在有水的情況下才能得到如此高的硅石含量。”

科學家們對這種現象進行了研究,這也為火星曾有水的歷史提供了更多的線索。

勇氣號和機遇號在火星上運行時間遠遠超過了規定的3個月。最終,勇氣號於2010年3月同地球失去了聯繫,而機遇號仍然在活躍,直到2018年6月,火星上一場風沙肆虐的沙塵暴幾乎吞噬了整個火星,暗無天日的狀況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

地球最後一次與機遇號取得聯繫是在火星“毅力谷”的西部邊緣,那時的機遇號處於沙塵暴的重災區,並且失去了它唯一的動力來源——光照。

美國宇航局約翰·卡拉斯表示,工程師們在沙塵暴過後與機遇號進行了一千多次恢復操作,仍無濟於事。2019年2月13日(美國當地時間),美國宇航局宣佈機遇號火星探測器任務結束。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機遇號對科研的貢獻是史無前例的,除了上述提到的關於水資源的證據外,它還收穫了“驚喜”。

2005年,機遇號在行駛途中找到一塊奇怪的石頭,看上去跟其他岩石不太一樣,閃著金屬光澤。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找到隕石。

托馬斯·祖布肯(Thomas Zurbuchen)評價道:十多年來,機遇號一直是行星探索領域的標誌之一,它向我們講述了火星過去曾是一個潮溼的、可能適合居住的星球。

現階段很多人認為,在很多年以前,火星一直處於“水星”的狀態,人們認為它曾經出現過許多湖泊和海洋,甚至有過生命的存在。

未來火星的探索仍在繼續

現在,基於機遇號發現的證據,研究者們提出了更新的液態水證明。

從火星軌道飛行器(環繞火星運行軌道的人造衛星)的檢測效果來看,火星上的水流曾經受到過季節性的影響,認為火星曾經是遍佈海洋的世界。這種現象有可能在1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但是經過漫長的發展之後,受到了客觀環境的影響,所以才造就瞭如今特別乾旱的局面。

機遇號為人類揭示了一個未知的火星景觀。美國科學家表示,對火星的下一步探索是鑽孔和尋找生命跡象,而這也正是人們對下一任火星外太空探索器所做的要求。

NASA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在工作15年後結束了自己的任務,它在火星上的優秀表現使它在人類機車史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今日美國》稱,在漫長的過程中,與機遇號打交道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並不認為它是機器人,他們幾乎把機遇號當做自己的孩子。火星探測項目科學家阿比蓋爾·弗萊依曼表示,機遇號工作15年,鼓舞了很多人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機遇號永遠離開我們了,火星探索下一步要幹啥?

正是因為機遇號的貢獻,火星逐漸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不過,火星火紅的外表與寒冷的內心,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

許多國家也在為火星探測任務繼續做著努力,在2019年1月14日,我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於2020年前後實施。

相信終有一天,火星的神秘面紗會完全向世人揭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