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外商投資法草案

作為我國外商投資領域新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草案確立了我國新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對外商投資的准入、促進、保護、管理等作出了統一規定,是對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創新。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在向大會作關於草案的說明時表示,制定外商投資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商投資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外商投資法律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的客觀要求,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外商投資法草案也同樣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今天我們的目光就聚焦於此,聽聽9位代表委員們的觀點。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外商投資法》進一步優化了中國的投資環境


《外商投資法》至少從三個方面,進一步優化了中國的投資環境:

第一,《外商投資法》確立了對外資的全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模式。這就意味著,對外資來說,中國的投資環境更加開放、穩定和透明。

第二,《外商投資法》一個很大的特點,確定了外資在中國進行公平競爭的環境。《外商投資法》確定,凡是對內資企業適用的所有優惠政策,外資企業全部能夠享受,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具有完全相同的參與標準制定的權利,外資可以與內資一樣公平參與政府採購的競爭。

第三,《外商投資法》進一步加強了對外資企業權益的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政協副主席蒙曉靈: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投資主體最關注的一是資金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因為這是市場主體賴以生存的根本。二是市場的前景,因為這是投資取得成功的關鍵,資本是需要增值的。

我們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促進創新,才能不斷地實現發展。而且,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一個在全球性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負責任大國,我們有必要對外商投資貫徹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原則,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營商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它的制定和實施,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必將對擴大對外貿易,吸引國外投資,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對一帶一路建設和企業“走出去”等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外商投資法一方面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利用外資的質量,另一方面將進一步推進我國的對外開放。

針對外商投資法,我有兩個建議:一部好的法律,要發揮其作用,關鍵在於落實,這就需要在貫徹落實過程中下功夫。要有實施細則,目前的外商投資法草案還比較簡潔,因此,亟需出臺實施細則。

與此同時,我們要制定鼓勵我國對外投資的法律。對外投資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最近幾年,我們的貿易發展在放慢,我們的發展進入到了對外投資的階段,對外投資創造的產值會逐漸增加,通過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因此,適時出臺對外投資法,不管是對一帶一路建設,還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等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外商投資法的出臺是必要且及時的


外商投資法草案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等管理制度,確保中外投資享有同等待遇,並對外國投資者普遍關心的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等問題作出明確的保護規定。

外商投資法的出臺非常必要。出臺外商投資法首先是我國經濟發展內在的需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外資特別是技術密集型的外資,將在長期內扮演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角色,因此,我們需要給外商一個非常良好的法制環境,這也是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實施全方位對外開放非常重要的內容。其次,外資法在減少不確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後,外資法也將回應一些國際關切,比如政策透明度、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環境等。

外商投資法的出臺是必要且及時的,它對中國貿易、投資、競爭力提升等各個方面都有好處。規範別人就是規範自己。確立以制度為保障的、以規則為基礎的投資環境,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更加註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的這兩句話是一個有機整體,既表明我國按照自己的道路和節奏來推進開放,也顯示出開放與改革之間的良性互動。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外商投資法草案的亮點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個是更加凸顯了投資環境的開放性。草案在總結改革經驗的基礎上,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國家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二是更加突出外資待遇的公平性。平等待遇問題是外商投資企業的長期訴求,外商投資法草案中將這一問題得以明確。
三是更加強調對外資合法權益的保護性。外資合法權益能否得到全面保護一直是外資企業關注的重點問題。外商投資法草案更加強調對外資合法權益的保護,甚至包括國家對外商投資實行的徵收和公平合理的補償等,都是第一次提出。

四是更加彰顯了對外資管理的規範性。外商投資法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外資信息的報告制度,對外資的安全審查制度以及地方政府承諾和優惠措施,未來要更加強調對外資的事後監管,相應的管理更加規範。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所長、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通過《外商投資法》以及其他相關法規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科技領域對外開放

科技領域對外開放是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造福人類是科技創新最強大的動力。在休慼與共的地球村,共享創新成果,是國際社會的一致呼聲和現實選擇。”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向我們走來,我們要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己任,主動擴大科技領域國際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進一步加大支持科技領域對外開放,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主動佈局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通過《外商投資法》以及其他相關法規政策,對國際頂尖的科技創新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予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面對新形勢,需要加快外商投資立法,推動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兩會期間,對於外商投資法的二次審議,這樣的節奏,順應時代要求,體現了中國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決心。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深入,國際國內環境也發生了變化,面對新形勢,需要加快外商投資立法,推動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新時代的對外開放不僅強調“引進來”,也更加註重“走出去”,表現為一種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近年來,中國圍繞“引進來”“走出去”繪就了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在外商投資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力量的同時,中國的企業也在紛紛謀求“出海”,並在國際合作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我們不斷走出去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分工中的變化。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開放、自信、建立全球合作的中國民營企業,正在成為影響國際商業的中國力量。在未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支持深化對外開放政策,一方面,我們需要為外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重視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另一方面,也需要進一步佈局國際市場,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全面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外商投資法會》會促進更多外商機構來中國投資


我們的國門越來越開放,歡迎更多的外資企業到我們國家投資,這不僅是為了加強競爭,更是讓大家共同參與我們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外商投資法》將更有利於國際品牌來到內地,去年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我們也和來自美國的非常著名的國際運動品牌NBA進行了良好合作,這麼有名的國際運動品牌,在中美貿易談判最緊張的時候,它還是非常希望來到內地投資,因為中國的市場非常大。我們作為港資企業,也非常希望充分發揮以商引商的作用,以“超級聯繫人”的身份,把國際品牌帶到中國。

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外商投資法對大灣區建設也將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以前的“外資三法”是一個開端,最早我們主要依靠各方面成本低來引進外資,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與國際接軌,促進外商來中國投資有了更高的要求:穩定、可靠、透明、可以預期、營商環境等等。

外商投資法作為一個基礎性的文件,體現了中國營商環境法律規範與國際接軌,對國家進一步對外開放,以及打造現代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而言,是一個重大突破。

另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點,外商投資法對大灣區建設也將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中國企業“走出去”與 促進外資進來,大灣區都是很好的平臺。對於港商而言,在“一國兩制”之下,既有“國民待遇”,又熟悉國際規則,將與國家結合的更加緊密,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撰寫:《中國報道》記者 張利娟 王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