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重組……國資委掌門人透露了什麼?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副主任翁傑明,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記者會上解答了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領域戰略性重組以及2019年國企改革重點等多方面外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關於混改

肖亞慶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在過去的一年,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突破。下一步,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在混合所有制工作上積極穩妥地加以推進。

他表示,2019年,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總體要求,要加大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商業一類的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等都要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力度。我們去年推出的“雙百”改革試點企業也要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他還表示,要擴大重點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第四批會有一百多家混合所有制的企業,在重點領域要進一步推出。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內涵,更加註重混改的質量和效果。大家關心混合所有制,但是混合所有制只是改革的方式之一,不是私有化,也不可能“一混了之”、“一混就靈”。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總結經驗,在實踐中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要不斷地糾正這些問題,使得混合所有制積極穩妥地推進,使得混合所有制企業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

關於重組

中央企業貫徹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就是要鞏固和擴大“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提升創新發展的能力。同時還要調整優化佈局結構,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作用。具體看有這樣四個方面:

第一,要加快創新驅動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還要推進產業升級,大力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產業。

第二,要做強做精主業和實業。中央企業一定要突出主業、突出實業,要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定位,嚴控非主業投資,來推動各類要素向實業集中、向主業集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要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裝備製造、造船、化工等領域的戰略性重組,持續推動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設備、環保等領域的專業化整合,紮實推進區域資源的整合,穩步開展國際化經營,不斷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四,要強化管理提高效率。中央企業、國有企業強化管理是個永恆的主題。今年貫徹落實好這八字方針,在強化管理上一定要下大的功夫,比如說在內控體系建設上,要在針對性、有效性、完整性上下功夫,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質量更優、效益更好。

關於“世界一流企業”

肖亞慶表示,2019年,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重點包括:一是著力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向管資本轉變。要出臺2019年的監管清單,主要是明晰邊界,理順關係,下放權力。二是著力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三是著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四是著力推進董事會建設和經理層任期制的契約化。五是著力多措並舉,強化正向激勵。最近國資委已經出臺了新的考核辦法,正在落實之中。

他表示,2019年是國企改革的攻堅年,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總結一批典型經驗,在全國推而廣之。

“國進民退”or“國退民進”?

肖亞慶表示,“國進民退”或者“國退民進”的觀點,在邏輯上和實踐上來講都是不正確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最初的時候,國有企業很多是一家供全國、全國靠一家,通過不斷地改革,民營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所以要深刻認識到“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們的根本國策、經濟基礎。

他表示,在發展當中,在國有企業之間有競爭,而且很激烈、很殘酷。民營企業之間也有競爭,也很激烈、很殘酷。國內企業、國外企業之間也有競爭,所以競爭是市場的普遍法則。那麼,正是在這種競爭中,使得我們的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正是在競爭中,使得我們企業的水平不斷地提升;也正是在這種競爭中,給我們的市場提供了更好的、更方便的、價格更低的各種產品和服務。“所以我覺得,競爭是永遠的。在一定時期內,在某個領域,就每個企業來講可能有好有壞,可能會有差別的,這也是正常的。”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