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中醫常說體內溼氣重,溼氣重到底有多可怕?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一個人的溼氣過重,就會引起很多疾病。溼氣不單獨行動,與洩氣糾纏,遇寒成為寒溼,遇熱成為溼熱,遇風成為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所以溼氣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儘早祛除。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溼氣可引發4大問題,影響日常生活,讓你身心疲憊

1、影響排洩

溼氣過重,會造成“溼氣黏腸”,大便次數增多,感覺拉不淨。中醫說,“溼氣如裹”,溼氣重會影響細胞間的通透性,讓你常常有頭沉、無精打采的感覺。

2、肥胖

溼氣入皮下,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加重脾運化水溼的負擔,甚至影響腎的利尿功能,嚴重者會全身浮腫。

3、傷害關節

溼氣進入關節,與“寒”相遇,會形成寒溼,是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

4、月經不調

經常讓身體受溼受潮的女人,體質會比較差,在經期前後會有四肢疲倦,低熱難退,月經量少,痛經等症狀。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1、蘋果+枸杞

食材:蘋果1個、小米50g、紅糖適量、枸杞適量

做法:(1)將小米洗淨,蘋果去皮切塊。

(2)加入適量清水,將小米和蘋果放入湯鍋中,大火煮開轉小火煮至20分鐘。

(3)加入枸杞和紅糖。

(4)繼續小火煮至10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清熱解渴助眠,益五臟,補虛損,清淡易消化。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2、專業中藥方柏香預溼

配方:藿香、茯苓、赤小豆、、薏苡仁、丁香、白朮、龍涎香、艾絨、花椒、茴香、砂仁等。

做法:睡前貼於肚臍或兩側湧泉穴,次日取下。

方解:(1)《別錄》:藿香,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

(2)《景嶽全書》中有言,茯苓能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溼,利關節。

(3)《本草再新》:“赤小豆,入心、肺二經。”功能主治利水除溼,和血排膿,消腫解毒。

(4)《本草綱目》謂薏米“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功效:能有效祛除溼氣,改善因溼氣重引起的面部油光、宮寒虛胖、小便不利、失眠多夢、痛經等症狀。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3、花椒+食鹽

材料:花椒50g,食鹽100g

做法:花椒食鹽以1:2的比例取適量調配後,加水稍煮,待溫不燙時兌入浴池中進行泡洗。每日泡洗20分鐘。

作用: 可祛溼解毒,殺蟲止癢,連續泡洗一週可緩解溼氣重引起的全身瘙癢症狀。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4、勤做運動

每天進行一定的運動,活躍氣血循環,促進水分代謝,讓溼邪之氣隨著汗水排出體外,快走、瑜伽、太極都是不錯的運動項目。不過不宜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運動時間以清晨和傍晚最佳。

祛溼氣,不用愁,蘋果這樣吃,祛溼又排毒

愛心小貼士

1、常吃發酵食物

為了長期保存食物而發明的發酵食物,不僅有獨特的風味,而且有助於身體的消化吸收、代謝通暢,益養脾胃。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麵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

2、可適當吃健康的甜食

甘入脾,甘味的食物對脾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適當吃點口感甘甜的食物不僅補脾,還給我們帶來愉悅感。

3、多吃蒸煮食物

脾胃虛弱的人建議多吃些蒸煮燉的食物,少吃油炸食物,導致胃消化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